《古远行》

时间: 2025-01-26 04:09:54

悠悠远行者,羁独当时思。

道与日月长,人无茅舍期。

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

纵远当白发,岁月悲今时。

何况异形容,安须与尔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悠悠远行者,羁独当时思。
道与日月长,人无茅舍期。
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
纵远当白发,岁月悲今时。
何况异形容,安须与尔悲。

白话文翻译:

悠远的旅人啊,独自一人思念着当时的种种。
道路与日月一样漫长,可人却没有茅舍可以依靠。
出门在外千里行,谁没有因离别而心伤呢?
即使远行到了白发苍苍,岁月依然让人感到今时的悲伤。
何况你我形态各异,又何必与我一起悲伤呢?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遥远。
  • 羁独:羁,拘束;独,孤单。指一个人被拘束而孤单。
  • 道与日月长:形容行路的漫长,和日月的流转相比较。
  • 茅舍:简陋的草房,象征着家。
  • 万里心:心中思念的路程,形容思乡之情的遥远。
  • 异形容:外表或形式上的不同。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远行”、“别离”等主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在许多古诗中都有体现,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等,均表现了对离别的哀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季川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广泛流传,风格多样,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远行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唐代是一个盛行诗歌创作的时代,许多诗人多有游历,常常借诗抒发心中情感。

诗歌鉴赏:

《古远行》以“远行”为主题,表达了旅途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第一句“悠悠远行者”开篇即引入了旅人的身份,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羁独当时思”,则进一步强调了旅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让读者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旅途的同时,又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道与日月长”,不仅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也暗示人生的漫长岁月中,孤独与别离是常态。诗中“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一句,直白而深情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普遍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比“纵远当白发”,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最后一句“安须与尔悲”则是对当下情绪的反思,提醒人们即使身处不同的境地,也不必共同悲伤,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释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悠悠远行者:强调旅人身份,悠远的旅程。
    • 羁独当时思:旅人因被拘束而感到孤独,思念过去。
    • 道与日月长:形容旅途的漫长,与时光的流逝相呼应。
    • 人无茅舍期:无处栖身的渴望,表现出对家的思念。
    • 出门万里心: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同千里之遥。
    • 谁不伤别离:普遍的离别之痛,人人都能感受到。
    • 纵远当白发:即使走得再远,老去的无奈是不可避免的。
    • 岁月悲今时:对现状的感慨,岁月如流,带走青春。
    • 何况异形容:人们形态和命运各异,没必要共同悲伤。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远行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对离别的伤感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远行:象征人生的旅途,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强调人生的漫长与短暂。
  • 茅舍:象征着归属感和温暖,反映诗人对家的渴望。
  • 白发:象征老去与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悠悠远行者”中的“悠悠”是什么意思?

    • A. 快速
    • B. 漫长
    • C. 繁忙
  2. 诗人提到“人无茅舍期”,茅舍象征什么?

    • A. 家
    • B. 朋友
    • C. 财富
  3. “谁不伤别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古远行》与王维的《送别》,两诗均探讨了离别与思念,但《古远行》更侧重于孤独感的表达,而《送别》则更多地表现对友人的祝福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