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馀天。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白话文翻译:
布谷鸟的鸣叫最令人心疼,声声都在绿杨树旁回响。夕阳映照着江面,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朗。满地的蓬蒿杂草,已经没有了旧日的田陌,只有几家桑树和柘树冒起的新烟。战场的硝烟散尽,不知道是哪一年。
注释:
- 布谷:布谷鸟,春夏季节叫声清脆,常常用来催促农民耕种。
- 绿杨:指绿树成荫的杨树,代表生机与繁荣。
- 夕阳:傍晚的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蓬蒿:指杂草,象征荒芜与被遗弃的土地。
- 桑柘:桑树、柘树,通常用来养蚕和做柴火,表现出农家的生活气息。
- 战场:指战争的场所,暗示着战乱带来的破坏与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元末明初的历史人物,以其深厚的文才和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他的诗歌作品多以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为主,风格上既有豪放之气,也有婉约之美。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元代末期,那个时候因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助自然景象描绘人间的悲凉与无奈,反映了对战乱后家园荒废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开篇以“布谷催耕最可怜”引入,布谷鸟的叫声在春天催促农人播种,但此时却是令人心痛的景象,因环境的恶化与战乱的影响,农田早已被荒草覆盖,失去了昔日的繁荣。诗中提到的“夕阳江上雨馀天”,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然而这宁静却掩盖了内心深处的悲伤与不安。接下来的“满地蓬蒿无旧陌”则直接表达了对土地荒废的惋惜,昔日的农田已被杂草占据,表现了人们对生计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战场开尽是何年”,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追问,更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悲剧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情感沉郁而又意味深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布谷催耕最可怜:布谷鸟的鸣叫催促人们耕种,然而此情此景却令人心疼,暗示了现实的无奈。
- 声声只在绿杨边:鸟声回荡在绿杨树旁,传达出一种孤寂的美感,隐喻着生命的脆弱。
- 夕阳江上雨馀天:夕阳映照在江面,雨后的天空清澈,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表面平静却内心复杂。
- 满地蓬蒿无旧陌:荒草遍地,旧日的田地已不复存在,象征着破败与失落。
- 几家桑柘有新烟:仅有几家农户冒起了炊烟,表现出生活的艰辛与希望的渺小。
- 战场开尽是何年:战场的硝烟已散去,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无尽思考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布谷催耕”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重生,但与战乱的悲剧形成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 对仗:如“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荒废与无奈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基调沉重而又深邃。
意象分析:
- 布谷鸟: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复苏,但在此却显得格外悲凉。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添了诗歌的忧伤气氛。
- 蓬蒿:象征荒凉与被遗弃的土地,反映出社会动荡的现实。
- 新烟:虽然生活艰辛,但仍有希望的象征,代表着人们的求生意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布谷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战争的痛苦
C. 孤独的身影 -
诗中“满地蓬蒿无旧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惋惜
B. 快乐与繁荣
C. 自由与宁静 -
“战场开尽是何年”中的“战场”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战争的遗址
C. 美好的未来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青玉案》与刘基的《浣溪沙》都表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但前者更多的是个人情感与壮志未酬的悲壮,而后者则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惋惜。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却都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刘基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