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3:45:24

梦绕天涯去意浓。

客愁春恨两匆匆。

绿波初涨桃花浪,画鹢轻随柳絮风。

无笔力,判虚空。

关山千里两心同。

鱼书雁字都休问,只看啼痕翠袖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绕天涯去意浓。
客愁春恨两匆匆。
绿波初涨桃花浪,
画鹢轻随柳絮风。
无笔力,判虚空。
关山千里两心同。
鱼书雁字都休问,
只看啼痕翠袖红。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游荡于天涯,心中思念愈发浓烈。
身为客人,忧愁与春天的遗憾相伴,匆匆而过。
绿水初涨,桃花如浪涌动,
画舫轻轻随风中的柳絮而行。
我无力笔写,只能看着虚空。
纵使关山千里,我们的心依然相同。
再也不问鱼书和雁字的消息,
只看那翠袖上留下的啼痕和红色的泪迹。

注释:

  • 梦绕天涯:梦中徘徊,远游的意象。
  • 客愁:身为客人的忧愁。
  • 春恨:春天的遗憾或失落。
  • 绿波:指水波荡漾,象征生机。
  • 画鹢:指画舫,轻便的船只。
  • 柳絮风:柳絮随风飘荡,描绘春天的景象。
  • 无笔力:无力书写,表达无奈。
  • 鱼书雁字:古人互寄书信的方式,鱼书指用鱼的鳍书信,雁字则是用雁来传递信息。

典故解析:

“鱼书雁字”是古代常用的书信传递方式,鱼书源自《庄子》,而雁字则见于《诗经》。两者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消息的传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其诗风清新,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与景物。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缘起于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感慨,体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开头两句“梦绕天涯去意浓”直接传达了诗人对游子的心情,梦境的模糊与思念的强烈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惆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绿波初涨桃花浪”的春景,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但同时又暗含着“春恨”的忧伤,显示出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

诗中的“无笔力,判虚空”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情感的无奈,甚至连写下感受的能力都没有。而“关山千里两心同”则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尽管相隔千里,心中对彼此的思念依然紧密相连。最后两句“鱼书雁字都休问,只看啼痕翠袖红”更是将思念浓缩为对彼此情感的无声流露,透过泪痕和红袖,传达出一种深情的痛苦与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梦绕天涯去意浓:梦中游荡,心中思念浓厚。
    2. 客愁春恨两匆匆:身为旅客,感受到春天的忧愁与恨意,匆匆而过。
    3. 绿波初涨桃花浪:春天来临,水波轻荡,桃花如浪。
    4. 画鹢轻随柳絮风:画舫随风轻轻漂流,描绘出春日的轻盈。
    5. 无笔力,判虚空:无力书写,只能面对虚空。
    6. 关山千里两心同:尽管相隔千里,心中仍有共鸣。
    7. 鱼书雁字都休问:不再询问书信的消息。
    8. 只看啼痕翠袖红:只看泪痕与红袖,表达思念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梦绕”比喻思念的深沉。
    • 拟人:将春天的桃花与水波赋予生命。
    • 对仗:如“关山千里”和“鱼书雁字”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在春天美好景色中的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象征思念与希望。
  • :代表生机与短暂。
  • 绿波:象征生命的流动。
  • 桃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鱼书、雁字:象征远方的消息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梦绕天涯去意浓”中的“梦”指代什么?

    • A. 现实
    • B. 思念
    • C. 旅行
  2. “绿波初涨桃花浪”中“绿波”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悲伤
    • C. 远方
  3. 诗的最终意象“啼痕翠袖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念与泪水
    • C. 无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刘学箕的《鹧鸪天》更侧重于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关注内心的情感变化。两者都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对春天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