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末缺)》

时间: 2025-02-04 16:07:24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意思解释

失题(末缺)

作者: 李颀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白话文翻译:

在紫极殿前朝堂上恭敬地奏乐,龙华会中太阳日复一日地相望。
离别的岁月如同流水般流逝,谁能分辨他乡与故乡的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极殿: 指道教的紫极宫,是天帝的宫殿,象征着权威与神圣。
  • 龙华会: 传说中的仙会,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岁岁如流水: 比喻时间的流逝迅速而无情。
  • 他乡与故乡: 指离开故乡后的陌生土地与熟悉的家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 紫极殿龙华会均源自道教文化,前者是天界的圣殿,后者是仙人聚会的场所,反映了作者对神秘与理想境界的向往。
  • “流水”用来形容时光流逝,常见于古诗词中,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上受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颀身处朝廷之时,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政治与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失题》以“紫极殿”和“龙华会”开篇,营造出一种神圣而遥远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梦幻的世界。诗中通过“朝伏奏”的描写,传达出朝廷的繁忙与对权力的追求。接下来的“别离岁岁如流水”则引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时间的流逝让他感到愈发孤独,离别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刻。在这孤独感中,诗人似乎在探问: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究竟何为故乡?何为他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显出人们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流逝岁月带来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对现实的观察与内心的思考,表现了李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极殿前朝伏奏: 描述早朝时在紫极殿前奏乐的场景,体现出朝廷的庄严与肃穆。
  2. 龙华会里日相望: 形象化地展现了在龙华会中的日子,如同在期待着某种美好的事物。
  3. 别离岁岁如流水: 通过“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现出离别的无奈与惆怅。
  4. 谁辨他乡与故乡: 反映了诗人对归属的迷茫,质疑故乡与他乡之间的界限。

修辞手法:

  • 本诗运用了比喻(“岁岁如流水”)、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 通过意象的对比(如“他乡”与“故乡”),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极殿: 代表权力与崇高的理想。
  • 龙华会: 象征美好时光与理想的追求。
  • 流水: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紫极殿”象征什么? A. 权力与崇高
    B. 乡愁
    C. 自然景色
    答案: A

  2. 诗中提到“流水”是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自然现象
    C. 生活的日常
    答案: A

  3. “谁辨他乡与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热爱
    B. 对人生的迷茫与思考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颀的《失题》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李颀更侧重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强调友情与旅途之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颀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