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时间: 2025-01-11 08:52:11

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

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

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
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
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
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

白话文翻译:

山间江水的色彩渐渐显露,独自观赏的我,前往的路途应该会变得漫长。
绿色的水面迎来了吴地的船只,秋风吹入了楚地的歌声。
猿猴在寂静的地方独自栖息,树木在远行时逐渐凋零。
听说东阳的地方有个守官,我登上楼阁为你期待。

注释:

  • 山开江色上:山峦开阔,江水的色彩在上面显现。
  • 孤赏去应迟:孤独地欣赏,前往的时间应该变得缓慢。
  • 绿水迎吴榜:绿色的水面迎接来自吴地的船只。
  • 秋风入楚词:秋风吹入楚地的歌声,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
  • 猿清独宿处:猿猴在幽静的地方独自栖息。
  • 木落远行时:树木在远行时逐渐凋落,象征着时光流逝。
  • 见说东阳守:听说东阳的守官。
  • 登楼为尔期:登上楼阁为你期盼,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字景云,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清丽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常常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李秀才赴婺州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期盼。随着李秀才的离去,诗人感受到秋日的萧瑟与孤独,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送李秀才赴婺州招》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首句“山开江色上”,展现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开阔的山脉与江水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悠远的思绪。接下来的“孤赏去应迟”,则透露出诗人因友人的离去而感到的孤独与惆怅,似乎在暗示离别后的漫长等待。

“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流转。吴地的船只与楚地的歌声交织,形成了一种地域的文化对比,似乎在诉说着两地友人的情谊与思念。接下来的“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在描绘猿猴孤寂的栖息地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给诗歌增添了几分淡淡的伤感。

最后两句“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则将主题引向友人的未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平安顺利的祝愿和重聚的期待。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开江色上:描绘了山水的开阔,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
    • 孤赏去应迟: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孤寂感。
    • 绿水迎吴榜:描绘船只在水面上的情景,展示了吴地的文化。
    • 秋风入楚词:秋风袭来,带动了楚地的歌声,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猿清独宿处:猿猴的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木落远行时:树木的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 见说东阳守:提及东阳的守官,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
    • 登楼为尔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重聚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情世态,如“猿清独宿处”。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秋风和江水似乎都有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流露出生活中对友情的珍视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绿水:代表生命与希望,结合吴地的文化。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猿猴: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木落:代表凋零与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水迎吴榜”意思是: A. 水面上迎来了吴地的船只
    B. 水面上有绿色的植物
    C. 吴地的文化正在消失
    D. 船只在水中沉没

  2. “猿清独宿处”中“清”字的意思是: A. 明亮的
    B. 幽静的
    C. 清澈的
    D. 寂静的

  3. 对于整首诗,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伤感与思念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送别》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但更多地强调了对未来的祝福和期盼。
  • 《送别》: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皎然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