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

时间: 2025-02-04 15:35:50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张希复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段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张希复

意思解释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

作者:段成式 〔唐代〕


原文展示: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张希复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段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白话文翻译:

我翻阅了西天的经文,点燃了寺中的香火。
看着眉头紧锁的世俗客人,脸颊映照着余晖。
段成式的居所名为“惟思沃”,山名却只记得“匡”。
在辨析中摧毁世间的智慧,在安定中打破魔障的强大。
张希复与许睿的禅心已经明澈,汤休的诗思依旧悠长。
清朗的吟唱伴着寺院的磬声断裂,长久的谈话如珠子般绳缠。
我乘兴在芭蕉叶上写字,闲来时走进豆房休憩。
随意在古老的墙壁上题字,怪异的画作环绕着长廊。


注释:

  • :佛教的诗歌,通常用来宣扬教义。
  • 梵宇:佛教寺庙。
  • 撚眉:形容因忧愁而皱眉。
  • 支颊:托着脸颊,表示思索或沉思。
  • 段成式:诗人的名字,段成式以其高洁的品行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
  • 张希复、许睿、汤休:当时著名的诗人或禅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式(约803年-863年),唐代诗人,以其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多反映对佛教的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段成式游览长安诸寺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思索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段成式在长安诸寺的游历,展现了他对佛教的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开篇以翻阅西天偈和烧香的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幽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与虔诚。接着,诗人通过撚眉愁俗客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世俗人事的忧虑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修行路上的孤独感。随着“段成式洲号惟思沃”的提及,诗人自我定位于一个追求内心宁静的人,借助对山水的记忆,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中还提及了张希复、许睿等 contemporaries 的禅心与诗思,表明了他对当时时代文化的认同与融入。最后,诗人在“闲来入豆房”的描写中,展现了他在忙碌生活中的片刻宁静,虽然身处喧嚣,但内心却能寻得一方宁静之地。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自然与佛教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诵读和对寺庙的敬仰。
  •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描绘了世俗客人的忧愁以及黄昏的宁静,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 段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诗人自谦,强调内心深处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
  •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表现出诗人对世俗智慧的质疑和对内心魔障的克服。
  • 张希复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提及 contemporaries,表明对文化的认同。
  •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表现出长久的交流与内心的宁静。
  • 段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意与对静谧的追求。
  •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表达了对历史与艺术的热爱,强调古老文化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的烦恼与佛教的清净进行对比。
  • 拟人:通过“愁俗客”赋予人物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佛教哲学的探讨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以超然的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同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天:象征佛教的西方,表达人生的追求。
  • 梵宇:代表佛教的神圣场所,体现诗人对宗教的敬仰。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芭叶:象征自然与简单的生活。
  • 古壁:代表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段成式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撚眉愁俗客”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忧愁
    • C. 骄傲
    • D. 疲惫
  3. “漫题存古壁”中“古壁”指的是什么?

    • A. 古老的墙壁
    • B. 旧的书籍
    • C. 古代的诗句
    • D. 历史的遗迹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山中问答》 - 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均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思索,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本诗则是对佛教哲学的探讨与世俗生活的反思。
  • 《山中问答》则通过山水描绘展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本诗的内心探索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