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花》

时间: 2025-01-11 08:55:34

花,花。

落早,开赊。

对酒客,兴诗家。

能回游骑,

每驻行车。

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

且愿相留欢洽,

惟愁虚弃光华。

明年攀折知不远,对此谁能更叹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花
作者: 张籍 〔唐代〕

花,花。落早,开赊。对酒客,兴诗家。能回游骑,每驻行车。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且愿相留欢洽,惟愁虚弃光华。明年攀折知不远,对此谁能更叹嗟。

白话文翻译:

花开了又落,时光匆匆。对着酒客,兴致勃勃地吟诗。能回头的骑士,每次都在这里停留。轻柔的清风拂面,温暖的阳光斜照。只愿与你欢聚畅谈,却只愁光阴流逝,无法留住美好。明年再来采花,何时才能再见,面对这美好的景色,谁能不感叹呢?

注释:

  • 落早:花朵凋零得早,意指春天短暂。
  • 开赊:花开得慢,暗示春天来得迟。
  • 对酒客:与饮酒的人交流,体现社交情景。
  • 兴诗家:诗人因为饮酒而兴奋,激发创作灵感。
  • 游骑:骑马游玩的人,代表了自由和快乐。
  • 宛宛清风起:清风轻轻吹起,描绘出和谐的自然环境。
  • 茸茸丽日斜:阳光柔和而斜照,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
  • 光华:指美好的事物或光辉的时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对花的描写,反映了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隐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字子容,号梦阮,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诗作于春日,反映了自然之美与人际交往的愉悦,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符合唐代人文气息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赋花》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感怀的诗。诗中以花为引子,勾勒出春天的景致和人与人之间的欢聚。开头提到“花,花”,重复强调花的存在,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热爱。随着对酒客的描述,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表现出饮酒作诗时的乐趣。

“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描绘出了一幅恬静而美好的春日图景,清风与阳光交织,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然而,诗人随即转入对时间的感慨:“惟愁虚弃光华”,表现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愁苦。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交错,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花:反复强调花的美丽及其重要性。
    • 落早,开赊:对春季花开花落的观察,感叹时间的流逝。
    • 对酒客,兴诗家:表现诗人与友人间的欢聚与诗兴。
    • 能回游骑:描绘骑士的归来,象征着友谊的珍贵。
    • 宛宛清风起:描绘自然之美,增强诗的意境。
    • 且愿相留欢洽:表达希望与友人继续畅谈的愿望。
    • 惟愁虚弃光华:忧愁美好时光的流逝。
    • 明年攀折知不远:暗示未来的重聚,但又带着不确定。
    • 对此谁能更叹嗟:感叹之情,深化了诗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形成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诗句生动。
    • 比喻:用花象征美好与短暂,深化主题。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花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好、短暂的时光,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 :象征欢聚与友谊,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清风与丽日:自然的和谐美,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反映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
    B. 时光的流逝
    C. 人际关系
    D. 以上皆是

  2. “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这句中的“清风”与“丽日”分别象征什么? A. 喜悦与忧愁
    B. 自然与人情
    C. 生命与死亡
    D. 春天与秋天

  3.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A. “花,花。”
    B. “惟愁虚弃光华。”
    C. “且愿相留欢洽。”
    D. “明年攀折知不远。”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赋花》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描写与对时光的感慨,但张籍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杜甫则更贴近社会现实和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
  • 相关研究论文和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