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岭表逢故人
过岭万馀里,旅游经此稀。
相逢去家远,共说几时归。
海上见花发,瘴中唯鸟飞。
炎州望乡伴,自识北人衣。
白话文翻译:
在山岭之上遇见老朋友,
走过万里山岭,旅人经过此地稀少。
相逢时我们都离家很远,互相叙说何时能够回归。
在海上看到花开,沼泽地中只有鸟儿飞翔。
在炎热的州望着故乡的方向,自然分辨出北方人的衣服。
注释:
- 岭表:山岭的边缘或顶端。
- 万馀里:形容路途遥远,万里以上。
- 旅游:旅行,游览。
- 瘴中:指瘴气弥漫的地方,常指湿热多病的地区。
- 炎州:指炎热的地方。
- 北人衣:北方人的衣服,暗示地域差异。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旅途与友情,反映了唐代诗人关心朋友与故乡的情感。唐代是人们频繁往来的时代,交通的便利也使得离乡游子常常思念故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品多描写旅途中的感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旅途中,可能是在经历长途跋涉时偶遇老友,感慨离家之远与归乡之遥,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岭表逢故人》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中以“过岭万馀里”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幅辽阔的旅途画面,展现出行旅的艰辛与孤独。古人常常在路上相遇,彼此分享生活的点滴,诗中的“相逢去家远,共说几时归”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在长途旅行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尤其是在异乡时,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接下来的“海上见花发,瘴中唯鸟飞”,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美与恶。海上的花开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而瘴气弥漫的地方则让人感到压抑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衬托了旅途的艰辛。
最后一句“炎州望乡伴,自识北人衣”则是诗人自我反省的结果,炎热的地方让人思念故乡,而北方人的衣服则是他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观察和理解。这种深刻的文化认同感使得整个诗歌在描写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与人情的敏感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过岭万馀里”:形象描绘了长途旅行的艰辛。
- “旅游经此稀”:强调了旅行者的稀少,突显孤独感。
- “相逢去家远”:表达了与故人相逢的喜悦及离家之远的惆怅。
- “共说几时归”:表现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 “海上见花发”:描绘了自然美景,象征生机。
- “瘴中唯鸟飞”:暗示旅途的艰难与不易。
- “炎州望乡伴”:将思乡情感与环境结合,生动形象。
- “自识北人衣”:表现出对文化的认同与观察的敏锐。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上见花发,瘴中唯鸟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旅途中与故人相逢的喜悦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岭:象征着艰难的旅途。
- 花: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 鸟: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衣:代表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与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馀里”指的是: A. 非常近的距离
B. 非常遥远的距离
C. 一般的距离
D. 不确定的距离 -
诗中“海上见花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友谊的珍惜
D. 对生活的无奈 -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友谊与思乡
B. 自然与生命
C. 旅游的艰辛
D. 文化的差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渡荆门》: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描写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但更强调离别的悲伤。
- 李白的《渡荆门》:虽然主题也涉及到旅途与思乡,但更多的是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