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
时间: 2025-01-27 03:22: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林啼鸟不知名,应怪山翁此地行。
化蝶与周俱是梦,游鱼知我久忘情。
胸中丘壑真馀事,世上功名畏后生。
但得盈樽供自酌,何妨人境卧渊明。
白话文翻译:
树林中啼叫的鸟儿我都不认识,
大概是怪我这个山中的老翁在这里游荡。
化作蝴蝶与周遭的一切都不过是梦,
游鱼似乎知道我已久忘却了情感。
心中胸怀的丘壑确实是多余的事情,
在世上对功名的追求我反而畏惧年轻人。
只要有满樽美酒可以自酌,
又何妨在人世间像陶渊明那样安然卧躺。
注释:
- 啼鸟: 鸟叫的声音。
- 山翁: 老山人,诗人自称。
- 化蝶: 化为蝴蝶,表示梦幻的境界。
- 游鱼: 游动的鱼,象征自由自在。
- 丘壑: 山丘和沟壑,指内心的抱负与理想。
- 功名: 指社会地位与名声。
- 后生: 年轻人,象征朝气蓬勃的新一代。
- 盈樽: 满满的一樽酒。
- 渊明: 指陶渊明,古代隐士,崇尚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因其作品中融入了自然和个人情感,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倡导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季,诗人身处山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抒发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林间鸟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开篇提到“啼鸟不知名”,显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名利的漠然。接着,诗人通过“化蝶与周俱是梦”的意象,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反思自己内心的追求与世俗的功名,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敬畏与对世俗名利的厌倦。而“盈樽供自酌”则是对自我满足与安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渴望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最后,诗人用“何妨人境卧渊明”作结,既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处世态度的一种宣言。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相辅相成,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林啼鸟不知名: 描述诗人所处的环境,感受到鸟鸣,然而对鸟的身份却无从了解,反映了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 应怪山翁此地行: 诗人自谦,认为是自己在此地游荡而让鸟儿鸣叫,体现出一种幽默与自嘲。
- 化蝶与周俱是梦: 表达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思考,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幻想。
- 游鱼知我久忘情: 游动的鱼似乎懂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被遗忘,具有拟人的表现。
- 胸中丘壑真馀事: 反思自己内心的追求,认为许多想法与理想都是多余的。
- 世上功名畏后生: 对社会功名的畏惧,反映了对年轻人的复杂感情。
- 但得盈樽供自酌: 表达诗人对自我满足的追求,宁愿享受当下的生活。
- 何妨人境卧渊明: 以陶渊明为例,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化蝶与周俱是梦”用梦境比喻人生的虚幻。
- 拟人: “游鱼知我久忘情”让鱼有了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 诗中多处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的赞美、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的愿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啼鸟: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声音。
- 蝶: 代表着梦幻与自由,表达对逍遥生活的渴望。
- 游鱼: 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 盈樽: 代表着享受生活,象征着自我满足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啼鸟”指的是什么?
- A. 鸟叫的声音
- B. 人的声音
- C. 风的声音
答案: A
-
诗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崇拜
- B. 畏惧
- C. 无所谓
答案: B
-
“化蝶与周俱是梦”中的“化蝶”代表什么?
- A. 现实
- B. 梦想
- C. 追求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弥逊《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但李白偏重于豪放,李弥逊则更显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
此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内涵,值得读者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