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时间: 2025-01-11 23:01:21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

鷁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 李廌 〔宋代〕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 鷁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

白话文翻译:

在万籁俱寂中,秋风突然兴起,像扶摇直上的风一样怒号。 半空中仿佛有剑戟碰撞的声音,平地上卷起了波涛般的狂风。 像鷁鸟退避宋都一样迅速,像大鹏展翅在溟海之上一样高远。 贺兰山的风吹不尽,何必用战事来对付这蓬蒿般的纷乱。

注释:

  • 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 扶摇:形容风势猛烈,直上。
  • 剑戟:古代兵器,这里比喻风声尖锐。
  • 鷁退:鷁鸟是一种水鸟,这里比喻迅速退避。
  • 鹏抟:大鹏展翅高飞,比喻志向远大。
  • 贺兰:山名,这里指边疆地区。
  • 蓬蒿:指杂草,比喻纷乱无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秋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纷乱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风怒号的季节,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从而引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秋风的威力和诗人的超然心态。首两句以“万籁静中起”和“扶摇风怒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秋风的突然和猛烈。中间两句用“半天鸣剑戟”和“平地卷波涛”进一步强化了秋风的声势,比喻生动,形象鲜明。后两句通过“鷁退宋都疾”和“鹏抟溟海高”表达了诗人对迅速退避和远大志向的向往。最后两句“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则表达了诗人对纷乱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自然的力量是无法用战争来解决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在一切声音都静止的时候,秋风突然兴起,像扶摇直上的风一样怒号。
  2.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半空中仿佛有剑戟碰撞的声音,平地上卷起了波涛般的狂风。
  3. “鷁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像鷁鸟退避宋都一样迅速,像大鹏展翅在溟海之上一样高远。
  4.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贺兰山的风吹不尽,何必用战事来对付这蓬蒿般的纷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天鸣剑戟”和“平地卷波涛”用剑戟和波涛比喻风声和风势。
  • 拟人:如“扶摇风怒号”将风拟人化,赋予其怒号的情感。
  • 对仗:如“鷁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的威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纷乱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自然的力量是无法用战争来解决的,体现了诗人向往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籁:自然界的一切声音,这里指寂静。
  • 扶摇:风势猛烈,直上。
  • 剑戟:风声尖锐,比喻风声。
  • 波涛:风势猛烈,比喻风势。
  • 鷁退:迅速退避,比喻迅速。
  • 鹏抟:大鹏展翅高飞,比喻志向远大。
  • 贺兰:边疆地区,比喻边疆的风。
  • 蓬蒿:杂草,比喻纷乱无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扶摇风怒号”中的“扶摇”是什么意思? A. 风势猛烈 B. 风势柔和 C. 风势平稳
  2. “半天鸣剑戟”中的“剑戟”比喻什么? A. 风声 B. 风势 C. 风向
  3. “鹏抟溟海高”中的“鹏抟”比喻什么? A. 迅速退避 B. 志向远大 C. 风势猛烈
  4.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应对 B. 超然态度 C. 悲观态度

答案:

  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秋天的景色抒发对时局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以秋天的山居生活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秋风词》:同样是写秋风,李白更多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