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作者:姚镛 〔宋代〕
吟院静。迟日自行花影。熏透水沈云满鼎。晚妆窥露井。飞絮游丝无定。误了莺莺相等。欲唤海棠教睡醒。奈何春不肯。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庭院中吟唱,阳光下花影摇曳。温暖的春风吹过,水面上波光粼粼,云影在鼎中沉浮。晚妆轻轻窥视露珠在井水中。飞舞的柳絮和游丝飘荡无定,误了等待的莺莺。想要唤醒海棠花,却奈何春天不肯醒来。
注释:
- 吟院静:在静谧的庭院中吟唱。
- 迟日自行花影:阳光逐渐西斜,花的影子在地面上摇曳。
- 熏透水沈云满鼎:春风温暖,水面波光闪烁,云影在鼎中沉浮。
- 晚妆窥露井:傍晚时分,轻轻窥视井水中的露珠。
- 飞絮游丝无定:飞舞的柳絮和游丝在空中飘荡,难以捉摸。
- 误了莺莺相等:让等待的莺莺错失了相约的时机。
- 欲唤海棠教睡醒:想要唤醒海棠花,但春天迟迟不肯恢复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镛,字景弘,号静庵,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对自然花草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在春日暖阳中观察花影、感受春风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词作,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宁静的院落和花影摇曳的美丽画面。首句“吟院静”便设定了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受。随着细腻的描绘,读者仿佛跟随诗人的目光,看到“迟日自行花影”,阳光洒在花上,影子在地面上轻轻摇曳,显示出春的温暖与生机。
诗中“飞絮游丝无定”表现了春天的轻盈与洒脱,飞舞的柳絮与游丝象征着春天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但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在想要唤醒海棠花的愿望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敏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院静:表达了安静的氛围。
- 迟日自行花影:描绘阳光西斜下的花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熏透水沈云满鼎:春风的温暖与水面的波光,形成生动的画面。
- 晚妆窥露井:晚霞映照下,水井里的露珠透出一丝妩媚。
- 飞絮游丝无定: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动感与变化。
- 误了莺莺相等: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错失。
- 欲唤海棠教睡醒: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结尾的“奈何春不肯”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絮游丝”,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轻盈。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不肯苏醒的无情。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称,增加了音乐性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无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院落:象征静谧与安宁。
- 花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飞絮:象征春天的轻快与自由。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絮”是指什么? A. 飞鸟
B. 柳絮
C. 花瓣 -
诗人想要唤醒哪种花? A. 桃花
B. 海棠
C. 菊花 -
诗中体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无奈与期待
C.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水调歌头》:通过对月景的描绘,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清照与宋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