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时间: 2025-01-10 19:30:13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意思解释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原文展示: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白话文翻译:

往日燕子曾在沉香亭停留,而今天我却在这破旧的茅屋送别你。醉翁的耳朵虽然白了,坡仙的头发也已秃顶。

注释:

  • 沉香亭:一个著名的亭子,古代文人常在此吟咏,此处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茅屋:指简陋的草屋,暗示诗人此时的生活境况。
  • 醉翁: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提到的人物,象征着老年人的洒脱。
  • 坡仙:指李白,诗人用以形容年老的诗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淹,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派诗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在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六言形式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感慨。开头的“昔燕见沉香亭”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想起了那段美好的时光。接下来的“今送老破茅屋”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生活的变迁与衰老的无奈。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出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沧桑。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两句,通过提及醉翁和坡仙这两位历史人物,传达出诗人对老年时光的思考。他们的形象不仅代表了文人的洒脱与智慧,也暗示着对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诗人在送别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老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伤感的情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燕见沉香亭:往日的美好回忆,燕子曾在此停留,象征着青春和快乐。
    • 今送老破茅屋:现实的凄凉,送别友人于简陋的茅屋,体现出生活的困境。
    • 醉翁之耳虽白:提到醉翁的耳朵已白,暗示智者虽老却依然洒脱。
    • 坡仙之鬓已秃:坡仙(李白)头发已秃,象征着才华横溢的诗人也难逃岁月的侵蚀。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苍凉,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典故:引用醉翁和坡仙的形象,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怀旧与送别的主题,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沉香亭:象征着美好、温暖的回忆。
  • 茅屋:象征着现实的艰辛与无奈。
  • 醉翁:象征智慧与洒脱的老年人形象。
  • 坡仙:代表才华与生命的有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沉香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美好的回忆
      • C. 贫穷
    2. “醉翁之耳虽白”中“醉翁”指的是谁?
      • A. 欧阳修
      • B. 李白
      • C. 刘克庄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样展现了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风格更为婉约。
    • 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体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