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

时间: 2025-01-11 06:07:12

释和书上已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释和书上已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白话文翻译:

释和书上已经年,敌骑南来果然侵边。
我不禁叹息,龟灵(指龟的神灵)究竟是为了什么,
只是在耳边听说鸿宝(指鸿雁的宝物)可以传家。
一生我喜爱在天山的雪地上行走,
晚年却愁苦地看着瘴浦的烟雾。
务实的赞美之词早已未曾消逝,
无须将仇恨凝聚入幽深的泉水中。

注释:

  • 释和书:古代的经书,可能指佛教经典。
  • 敌骑:敌人的骑兵。
  • 龟灵:指龟的神灵,借指长寿和智慧。
  • 鸿宝:指鸿雁的宝物,意为传承之物。
  • 瘴浦:瘴气弥漫的水域,常用来形容疾病和苦难。
  • 务实褒称:指真诚的赞美之辞。

典故解析:

  • 龟灵:在古代文化中,龟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常用来比喻一种深刻的道理或哲思。
  • 鸿宝:鸿雁常被视为传递信息和象征忠诚,鸿宝则象征着值得传承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通常表现出对历史、自然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敌人侵扰边境,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的开头描绘了敌人南侵的紧迫感,诗人通过“太息”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无奈与思考。接下来的“漫闻鸿宝得家传”则传达了一种对传承与家族荣光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从“平生喜踏天山雪”可以看出,诗人曾有过无忧无虑的时光,然而“晚岁愁看瘴浦烟”则展现了他晚年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则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不必沉浸于仇恨与怨恨中,而应注重实际的赞美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的转变和深度的思考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释和书上已经年:指时光流逝,古书中的道理仍然存在。
  2. 敌骑南来果犯边:敌人骑兵南下,果然侵犯边境,暗示国家危机。
  3. 太息龟灵成底事:叹息龟的灵性究竟何在,表达对命运的困惑。
  4. 漫闻鸿宝得家传:听闻鸿雁之宝可传家,寓意对家族传承的渴望。
  5. 平生喜踏天山雪:描绘过去的快乐时光,诗人喜欢在天山玩雪。
  6. 晚岁愁看瘴浦烟:晚年却惆怅于瘴气弥漫的地方,表现现实的艰难。
  7. 务实褒称曾未泯:真诚的赞美之词从未消逝,鼓励人们注重实际。
  8. 不须凝恨入重泉:不必将仇恨化为沉重的泉水,提倡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用龟灵、鸿宝等象征事物来表达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应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龟灵:象征智慧与长寿,反映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 鸿宝:象征传承与希望,寄托诗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
  • 天山雪: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无忧的时光。
  • 瘴浦烟:象征现实的困境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敌骑”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敌人?

    • A. 北
    • B. 南
    • C. 西
    • D. 东
  2. 诗人对“龟灵”的叹息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困惑
    • C. 欢乐
    • D. 无奈
  3. 诗中“平生喜踏天山雪”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 A. 过去的快乐时光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困扰
    • D. 家族的荣耀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对国家与人生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对比:

  • 张镃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关注社会现实,但张镃更多表现内心情感,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张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