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福刘虞卿敏斋》
时间: 2025-01-10 23:1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安福刘虞卿敏斋
——杨万里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
日读十纸月一箱。
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免,
暮作千诗朝百赋。
读书台北卯金刀,
斋前不种李与桃。
满阶只种书带草,
黄金非宝书为宝。
郎君玉树临风前,
咀嚼青竹夜不眠。
何须多羡崔与杜,
诸郎努力青云路。
白话文翻译
你没有看到杜家阿宜在雪窗前,
每天读十张纸,每月一箱书。
你没有看到崔家阿立在霜晨下,
晚上写千首诗,早上作百首赋。
读书台北的书画如同金刀,
书斋前不种李子与桃子。
满阶只种书带草,
黄金不是宝,书才是宝。
郎君如玉树临风而立,
咀嚼青竹夜不能眠。
何必羡慕崔与杜,
你们努力拼搏才能登上青云之路。
注释
- 阿宜:杜甫的好友,诗中的人物。
- 阿立:崔涂的别名,诗中的人物。
- 卯金刀:古代一种文具,书写工具。
- 书带草:书带草是一种植物,象征书籍。
- 青云路:比喻高升的道路,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途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之一,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通过描绘杜、崔两位文人的勤奋读书与诗作,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崇尚,强调书籍的价值和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劝诫青年人要努力进取,追求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杜家和崔家两位文人的形象作为对比,揭示了勤奋读书的重要性。开篇以“君不见”的提问,引导读者关注杜家阿宜和崔家阿立的读书情景,表现出他们在严寒与霜晨中依然坚守文学创作。接着,诗人用“读书台北卯金刀”强调书籍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暗示知识的力量。
杨万里在诗中提到“黄金非宝书为宝”,生动地阐述了书籍的珍贵,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后半部分提到“郎君玉树临风前”,表现了青年人的青春活力与朝气,诗人期待他们能够在青云路上努力拼搏,成就自己的事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前辈文人的敬仰,也有对后辈的激励,流露出诗人对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提醒读者注意杜家的一位朋友在冬天的窗前读书。
- 日读十纸月一箱:形象地显示出他每日读书的勤奋。
- 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免:引入崔家的人物,表现他在霜冷的早晨写作的情景。
- 暮作千诗朝百赋:强调他在夜晚创作的高产量,突出勤奋。
- 读书台北卯金刀:表现书籍的重要性,如同珍贵的工具。
- 斋前不种李与桃:暗示诗人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专注于书籍的种植。
- 满阶只种书带草:书带草的生长象征着书籍的丰盈。
- 黄金非宝书为宝:强调书籍的真正价值。
- 郎君玉树临风前:描绘年轻人如同玉树般挺拔。
- 咀嚼青竹夜不眠:表现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 何须多羡崔与杜:劝告年轻人不必羡慕他人。
- 诸郎努力青云路:鼓励年轻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读十纸月一箱”,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书籍比作珍宝,突显其价值。
- 排比:多次使用“君不见”加强语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文人的勤奋与成就,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珍贵,鼓励年轻人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窗:象征清冷与孤独的读书环境。
- 金刀:象征书籍的力量与价值。
- 李与桃:象征世俗的享乐与追求,诗人选择放弃。
- 青竹:象征知识的清新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哪两位文人? A. 杜甫与李白
B. 杜家阿宜与崔家阿立
C. 王维与白居易
答案:B -
诗中“黄金非宝书为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书籍的重要性
B. 黄金的价值
C. 物质享受的必要性
答案:A -
诗中“郎君玉树临风前”是对谁的描绘? A. 杜家
B. 崔家
C. 青年人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醉翁亭记》——欧阳修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杨万里《题安福刘虞卿敏斋》:两者都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表达的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杨万里则通过对读书人的描写,传达出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