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净友莲)》

时间: 2025-01-26 23:35:03

净友。

如妆就。

折得清香来满手。

一溪湛湛无尘垢。

白羽轻摇晴昼。

远公保社今何有。

帐望东林骚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笑(净友莲) 作者: 曾慥 〔宋代〕

净友。如妆就。折得清香来满手。一溪湛湛无尘垢。白羽轻摇晴昼。远公保社今何有。帐望东林骚首。

白话文翻译:

这位清雅的朋友,犹如精心妆扮的女子,轻轻折下的莲花香气满手而来。溪水清澈明亮,没有一丝尘埃,白色的羽扇轻轻摇动在晴朗的午后。远处的隐士如今又在何处,帐篷下我望向东林,感到一阵骚动。

注释:

  • 净友:指性情清雅、志趣高洁的朋友。
  • 如妆就:形容如同妆扮好的女子,意指美丽、精致。
  • 折得清香来满手:折下莲花,清香扑面而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 一溪湛湛无尘垢:溪水清澈明亮,无尘污垢,象征纯洁和清新。
  • 白羽轻摇:白色羽扇轻轻摇动,描绘出悠闲的夏日午后情景。
  • 远公保社:远公指隐士,保社意指隐士保护自己的社群。
  • 帐望东林骚首:在帐篷下望向东边的树林,感到心中骚动,表达内心的惆怅和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慥,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情,特别是对友谊和清雅生活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清新的夏日,诗人和朋友们在溪边游玩,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友谊的纯净。诗中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的美好画面。开篇“净友。如妆就”,即以友人的清雅之美引入,显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接着“折得清香来满手”一语,生动地描绘了莲花的清香,象征着高洁的志趣与生活的美好。

“一溪湛湛无尘垢”描绘了溪水的清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宁静的气氛。诗人通过白羽扇的轻摇,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的午后,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提及“远公保社今何有”,则引发对隐士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世俗喧嚣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最后一句“帐望东林骚首”,则在恬淡中流露出一丝惆怅,暗示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隐含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净友。如妆就:形容朋友之清雅,仿佛精心打扮的女子,传递出一种美的欣赏。
  2. 折得清香来满手:通过折莲花的动作,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清香的触感令人愉悦。
  3. 一溪湛湛无尘垢:强调自然的纯净,象征心灵的无暇。
  4. 白羽轻摇晴昼:描绘轻松的夏日午后,传达出悠闲自在的情感。
  5. 远公保社今何有:引入对隐士的思考,反映出对社会的思索。
  6. 帐望东林骚首:表示诗人内心的骚动与思索,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比作妆扮好的女子,增强了对其美丽的感受。
  • 拟人:溪水的“湛湛”赋予其生命,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用词讲究,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朋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又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净友:象征高洁的友谊。
  2. 莲花:代表纯洁、美好。
  3. 溪水:象征心灵的清澈与宁静。
  4. 白羽扇:传达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5. 东林:象征隐士的生活,反映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净友”指什么?

    • A. 朋友的名字
    • B. 清雅的朋友
    • C. 一种花
    • D. 诗人的别号
  2. “一溪湛湛无尘垢”中“湛湛”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
    • B. 浑浊
    • C. 暗淡
    • D. 喧闹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 C. 对爱情的怀念
    •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思乡情感的思考,但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
  •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意境上与《调笑》有相似之处,但更加宏大。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曾慥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