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东湖先生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2:42:11

德星难再聚,薤露重兴悲。

客忆芹边脍,孙寻膝上饴。

入门惟水竹,拜像见须眉。

吾父亦丁丑,白云增梦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星难再聚,薤露重兴悲。
客忆芹边脍,孙寻膝上饴。
入门惟水竹,拜像见须眉。
吾父亦丁丑,白云增梦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朋友陈东湖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德星(品德高尚的人)再也难以相聚,薤露(指薤的露水)加重了我的悲伤。作为客人,我常常回忆在芹菜边吃脍(切片的鱼肉),孙儿在膝上寻求糖饴的温馨场面。走进门,见到的只是水竹,而拜佛时却又想起了他的面容。我父亲也是丁丑年(指年份),白云在梦中愈加增添了我的思念。

注释:

  • 德星:指品德高尚、德行出众的人。
  • 薤露:薤是一种植物,露水象征着清晨的悲伤。
  • :切成薄片的生肉(通常是鱼肉)。
  • 膝上饴:指孙儿在膝上寻求的糖,象征着亲情。
  • 水竹:水边的竹子,象征清幽雅致的环境。
  • 须眉:指人的面容,通常用以指代已故者的形象。
  • 丁丑:一种干支纪年法,即丁丑年。
  • 白云:常用来象征思念和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衡,宋代著名诗人,字君衡,号平原,生于北宋,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合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挽陈东湖先生》是张衡为悼念其朋友陈东湖所作,诗作于悲痛之际,旨在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融入了个人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已故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德星难再聚”以悲痛的语气揭示了友人离世的沉重打击,接着以“薤露重兴悲”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悲伤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哀伤。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回忆往昔的情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亲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温暖而又充满悲伤的亲情,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珍贵。最后两句则通过“吾父亦丁丑”和“白云增梦思”的对比,深化了对亲人的思念,使整首诗情感愈加深沉,充满了对友人与家人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德星难再聚:友人高尚的德行已无法再相聚,暗示作者对友谊的珍惜。
  2. 薤露重兴悲:通过薤的露水,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心中的悲伤。
  3. 客忆芹边脍: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分享快乐的时光,增加了对往昔的怀念。
  4. 孙寻膝上饴:描绘家庭温暖的画面,暗示生活的延续。
  5. 入门惟水竹:走进家中,看到的只是水竹,暗示孤独和失落。
  6. 拜像见须眉:通过拜佛的动作,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思念之情。
  7. 吾父亦丁丑:提及父亲的生辰,强调家庭与亲情的联系。
  8. 白云增梦思:白云象征着梦境,暗示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思念,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的语言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水竹”、“薤露”等意象丰富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去世的哀悼,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传达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亲情、友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德星:象征品德与友谊的高尚。
  • 薤露:象征悲伤与清晨的孤寂。
  • 水竹:代指清幽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白云:象征思念与梦境,表现出对已故者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德星”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现象
    B. 品德高尚的人
    C. 虚幻的星星

  2. “入门惟水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孤独与失落
    C. 期待

  3. 诗中的“白云”象征什么? A. 生活
    B. 思念与梦境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张衡的《挽陈东湖》均表达了对亲情深切的怀念。
  • 杜甫通过“月夜”描绘孤独,而张衡则通过“水竹”与“薤露”展现内心的悲伤,二者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衡诗词研究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