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南山寺
作者: 方回〔宋代〕
佳节携壶意,全如杜牧之。
百年谁不死,九日可。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佳节里,我带着酒壶,心情就像杜牧那样。
活到百年,谁都难逃一死,至于九日这天,喝酒又有何妨?
但我却不能酩酊大醉,毕生只在这里发呆。
我心中若无醉意,便不想让那些乡野之人知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节:美好的节日,指重阳节。
- 携壶:携带酒壶,表示饮酒的意图。
- 杜牧: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而闻名。
- 百年:指人的一生。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
- 野人:泛指乡下人,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典故解析
- 杜牧:杜牧的诗中常表现出对节日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本诗借用其意境,表达了对酒和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回,字子真,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诗、文、书,尤其以诗名,常在作品中表现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自己对生命、饮酒的感悟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九日南山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酒的意象,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佳节携壶意”,这不仅是对节日的庆祝,更是对饮酒文化的认同。接着,诗人引入了“百年谁不死”的感慨,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必然的归宿。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诗人选择在重阳这一天借酒消愁,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而“差能饮,平生政坐痴”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想饮酒畅快,但又自知无法尽兴,反映了他对自身状态的无奈和思考。最后一句“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传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保护,似乎在说,真正的内心感受不应被外人所理解。整体上,诗歌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节携壶意:在重阳佳节,诗人带着酒壶,预示着饮酒的愉悦。
- 全如杜牧之:心情与杜牧一样,表现对节日的热爱。
- 百年谁不死:人生短暂,人人都难逃死亡。
- 九日可:在重阳这一天,饮酒似乎无妨。
-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虽然想喝酒,但终究难以忘却世俗的烦恼。
-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自我意识的保护,不愿让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佳节携壶意”与“全如杜牧之”,形成优美的对仗。
- 反语:通过“差能饮”表达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节日的欢愉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超脱与孤独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壶:象征节日的欢乐和对生活的享受。
- 重阳节:象征长寿与团聚,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反思。
- 杜牧:代表了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所谓
C. 矛盾
D. 反感 -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中“野人”是指?
A. 精英人士
B. 乡下人
C. 名士
D. 酒客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同样是在节日中对生命的感悟。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节日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方回的《九日南山寺》和杜甫的《登高》均在重阳节表达了个人情感,但方回更突出饮酒的哲学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