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始怜春草细霏霏,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满园烟露蝶高飞。
白话文翻译:
我最初怜惜那细雨中的春草,不知不觉间秋天来临,绿色渐渐稀少。
惆怅的是采花的人已然散去,整个园子里只剩下烟雾和露水,飞舞的蝶儿也高高在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怜:怜惜,心生同情之情。
- 霏霏:形容细雨纷纷的样子。
- 惆怅:心中感到忧伤和失落。
- 撷芳:采摘花草。
- 烟露:晨雾和露水。
- 蝶:蝴蝶,象征美丽与自由。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撷芳”一词常见于古诗文,表达了对花草的珍惜与眷恋,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感情。
创作背景:
《秋园》是吴融在秋天时节创作的诗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秋天来临的惆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秋园》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春秋交替时节的淡淡忧伤。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春天时雨细草绿的生机,展现了春的温暖和生机。然而,随着秋天的到来,绿色渐渐稀少,象征着生机的渐行渐远。诗人通过“惆怅撷芳人散尽”一句,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似乎在感叹随着季节流逝,那些快乐的时光也在悄然消逝。
后半部分提到“满园烟露蝶高飞”,更是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感加深。满园的烟雾和露水无不透露出一种空旷和寂寥,只有高飞的蝶儿似乎在嘲讽着曾经的繁华与喧闹。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始怜春草细霏霏”:诗人初春时对细雨中的草地产生怜惜之情,表现春天的温柔与生机。
- “不觉秋来绿渐稀”:不知不觉中秋天已来,绿意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流逝。
- “惆怅撷芳人散尽”:感到惆怅的是那些采花的人已不复存在,暗示春天的美好已成过去。
- “满园烟露蝶高飞”:园中只剩下烟雾和露水,飞舞的蝶儿也显得孤独,营造出一种空虚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草、秋天等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
- 意象:细雨、春草、烟露、蝶等意象交相辉映,构建了秋园的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秋天来临的惆怅,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秋:代表成熟与凋零。
- 烟露:寓意朦胧与孤独。
- 蝶:象征自由与美丽,但在此表达了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怜”字的意思是?
A. 懊恼
B. 怜惜
C. 忘记 -
“满园烟露蝶高飞”中的“烟露”指的是?
A. 花香
B. 雨水与晨露
C. 霜雪 -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
A. 喜悦
B. 惆怅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感展示深邃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秋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人心的情感,但吴融更侧重于对春秋交替的感怀,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