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题清溪白云图》
时间: 2024-09-19 21:4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酹江月 题清溪白云图
作者: 萨都剌 〔元代〕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
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
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
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
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
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
映水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
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
白话文翻译:
周郎的幽雅情趣,正好在这清溪的一曲中,横跨着小桥。
溪上的红尘无法飞到这里,只有白云在空中来去。
出山无心,凌波有态,水面上鱼儿吐出花絮。
我倚着门远望,钟山的一半似乎停驻在这里。
影子在水中轻轻荡漾,朝朝暮暮,经历了多少今古。
我指点昔日人们欢娱的地方,半是鹭鸥栖息的小洲。
映衬着水面的朱楼,歌声在画舫上响起,寂寞又在何处呢?
天涯漂泊的客人,何时能归去钓春雨呢?
注释:
- 周郎: 周瑜,三国时期的名将,常被后人歌颂为风流才子。
- 红尘: 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 白云: 象征自由与淡泊。
- 倚门遥望: 倚靠着门,远远地凝望。
- 钟山: 指钟山,可能是指南京的钟山,风景名胜。
- 鹭汀鸥渚: 指的是鹭鸟栖息的地方,渚是指水中的小洲。
- 朱楼: 指的是红色的楼阁,象征着富贵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都剌,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酹江月 题清溪白云图》以清溪白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周郎的幽趣和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诗人利用“红尘”、“白云”等意象,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与向往超然的生活。尤其在“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中,诗人将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此刻,时间也为之停驻,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与历史的厚重。后面的“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则更是流露出一种游子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心灵的独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
诗人以周郎的幽雅情趣为引,画面展示出一条清溪,横跨小桥,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
描述溪水中的宁静,红尘无法打扰,只有白云自由自在地飘荡。 -
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
出山的雾气无意,江面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面上游动,形成生动的画面。 -
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
诗人倚靠门边,远望钟山,似乎时光在此刻静止。 -
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
水影轻轻荡漾,时间在朝夕中流转,诗人感叹历史的变迁。 -
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
追忆昔日人们欢娱的地方,鹭鸟和鸥鸟栖息的小洲,勾起对往昔的怀念。 -
映水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
朱色的楼宇倒映在水中,歌声在画舫上响起,孤独感随之而生。 -
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
漂泊在外的游子,渴望归家,钓着春天的细雨,带有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云来去”比喻自由的生活。
- 拟人: “水面鱼吹絮”,赋予鱼以人的活动。
- 对仗: 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透出孤独游子的情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着恬静与自然的美好。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超然。
- 朱楼:象征着繁华与富贵。
- 鹭汀鸥渚:象征着宁静与欢快的生活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周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周瑜
- C. 刘备
-
诗中提到的“天涯倦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
“映水朱楼”中的“朱楼”代表了什么?
- A. 自然
- B. 富贵
- C. 贫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 李白描绘了庐山的壮丽与自然的和谐美,情感更加奔放。
- 《山居秋暝》: 王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萨都剌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