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中黄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 古者亩收十一,谁兴岁取十千。 不用府无虚月,藏之斯民裕然。
白话文翻译:
关中地区的黄壤和黑壤,是国家重要的财富来源。 古代每亩地收税十分之一,谁会每年征收万贯钱财。 如果国库每月都有盈余,那么百姓自然会富裕起来。
注释:
- 关中: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中部。
- 黄壤、黑壤:指关中地区特有的两种土壤,黄壤肥沃,黑壤质地细腻。
- 邦家利源:国家的财富来源。
- 亩收十一:古代农业税的一种,即每亩地收税十分之一。
- 岁取十千:每年征收万贯钱财。
- 府无虚月:国库每月都有盈余。
- 藏之斯民裕然:百姓因此而富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北宋末年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以忠诚和才干著称。宗泽的诗歌多反映其政治理想和对时局的关切,风格质朴,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宗泽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的关切。在北宋末年,国家财政困难,百姓生活困苦。宗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税收制度的怀念,以及对国家财政稳定和百姓富裕的期望。
诗歌鉴赏:
宗泽的这首《旧作感怀》以关中地区的黄壤和黑壤为引子,强调了土地作为国家财富来源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亩收十一”是对古代农业税制的回顾,而“岁取十千”则是对当时沉重税收的批评。宗泽认为,如果国库能够每月都有盈余,那么百姓的生活自然会变得富裕。这首诗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古代理想税收制度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关中黄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
- 关中地区的黄壤和黑壤是国家的财富来源,强调了土地的重要性。
- 古者亩收十一,谁兴岁取十千。
- 古代的税收制度是每亩地收税十分之一,而现在是每年征收万贯钱财,对比古今税收制度的差异。
- 不用府无虚月,藏之斯民裕然。
- 如果国库每月都有盈余,那么百姓自然会富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财政稳定和百姓富裕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税收制度,突出了现代税收的沉重。
- 象征:黄壤和黑壤象征着国家的财富和繁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国家财政和民生的关切。宗泽通过对古代税收制度的回顾和对现代税收的批评,表达了对国家财政稳定和百姓富裕的期望。
意象分析:
- 黄壤、黑壤:象征着国家的财富和繁荣。
- 亩收十一:象征着古代理想的税收制度。
- 岁取十千:象征着现代沉重的税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宗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亩收十一”是指什么? A. 每亩地收税十分之一 B. 每亩地收税十一分之一 C. 每亩地收税十一分之二 D. 每亩地收税十一分之三
- 诗中“岁取十千”是指什么? A. 每年征收万贯钱财 B. 每年征收十万贯钱财 C. 每年征收千贯钱财 D. 每年征收百贯钱财
答案:
- B. 宋代
- A. 每亩地收税十分之一
- A. 每年征收万贯钱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的关切。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历史事件反映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宗泽的《旧作感怀》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财政和民生的关切,但宗泽的诗更侧重于对古代税收制度的怀念,而王安石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宗泽诗集》
- 《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