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依韵和表臣忆游竹园山寺
原文展示:
山携谢公妓,竹似阮家林。
花发日初暖,鸟啼春欲深。
朱樱连叶摘,绿酒带醅斟。
犹想闻歌吹,僧房未暇吟。
白话文翻译:
山间携带着谢公的歌妓,竹林像阮氏家族的树林。
花儿在阳光初升时绽放,鸟儿在春天即将深入时啼鸣。
朱樱的果实连同叶子一起摘下,绿酒与醅酒一起斟入杯中。
仍旧想要听到歌声和乐曲,但僧房里却没有时间吟诵。
注释:
- 谢公妓:指谢安的妓女,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文人,常与歌妓交游。
- 阮家林:指阮籍的家,阮籍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家有竹林。
- 朱樱:一种樱桃,果实鲜红可摘取。
- 绿酒:指用青色的麦芽酿成的酒,醅是酒的渣滓。
典故解析:
- 谢公与阮家:引入了历史上两位著名文人,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 朱樱与绿酒:描绘了春天的丰收与欢庆,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在竹园山寺游玩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人雅士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僧侣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开头两句中,梅尧臣用“山携谢公妓,竹似阮家林”将山水与人文结合,展现出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和谐共生。谢公的妓女和阮籍的竹林,都是古人生活的象征,诗人以此引入自己的思绪,表达对往昔文人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将时间推向春天,描绘了阳光温暖的日子和鸟儿的啼鸣,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朱樱和绿酒的出现,则是对生活享受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犹想闻歌吹,僧房未暇吟”则带有一丝遗憾,诗人想要享受歌声乐曲,但身处僧房却无暇吟唱,显示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渴望和对修行生活的羁绊。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映,也是一种对文人雅士生活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携谢公妓:山中有谢公带来的歌妓,展现出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 竹似阮家林:竹林仿佛是阮籍的家,渲染出古代文人的生活气息。
- 花发日初暖:花朵在初升的阳光下绽放,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鸟啼春欲深:鸟儿啼鸣,预示春天的深入,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朱樱连叶摘:描绘了春天果实丰收的场景。
- 绿酒带醅斟:饮酒的场景,增加了生活的雅趣。
- 犹想闻歌吹:表达了对歌声的向往。
- 僧房未暇吟:对修行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带有些许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阮家林,加深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联想。
- 对仗:如“朱樱连叶摘,绿酒带醅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似乎在表达人们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与修行生活的思考与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 山、水、竹:自然意象,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朱樱、绿酒:生活享受的象征,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歌声、僧房:文化与修行的冲突,反映出对世俗与清净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山携谢公妓”中的“谢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谢安
B. 阮籍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朱樱”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水果
C. 一种酒
D. 一种植物 -
“犹想闻歌吹,僧房未暇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与杜甫的春天诗作,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风格各异,梅尧臣更注重人文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