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蜂》

时间: 2025-01-25 22:52:49

薰笼供药较香些,引得蜂儿绕室哗。

笑死老夫缘底事,蜂儿专用鼻看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薰笼供药较香些,引得蜂儿绕室哗。
笑死老夫缘底事,蜂儿专用鼻看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香药熏得更为芬芳,吸引蜂儿在屋里飞舞。
真是让老夫大笑不已,这蜂儿偏偏用鼻子来找花。

注释:

  • 薰笼:用来熏制药物的器具,通常用来散发香气。
  • 蜂儿:指蜂子,这里用作小蜜蜂的称呼。
  • :这里指蜂群飞舞时的声音,形容热闹。
  • 缘底事:因为什么事情,这里指的是蜂儿的行为。
  • 专用鼻:专门用鼻子,这里指蜜蜂用嗅觉寻找花朵。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蜜蜂行为的调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幽默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属于“江西诗派”。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幽默风趣著称,常常关注生活琐事,表现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嘲蜂》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小事的幽默态度。这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嘲蜂》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蜜蜂飞舞的生动场景,表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细节的独特观察。诗中提到的“薰笼”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香气的意象,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情趣。诗人用“引得蜂儿绕室哗”一语,生动展现了蜜蜂因香气而来的景象,仿佛可以听到它们在屋中嗡嗡作响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

接下来的“笑死老夫缘底事”,则是诗人以自谦的口吻,将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与读者分享。这里的“老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幽默态度,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调侃之情。最后一句“蜂儿专用鼻看花”更是传达出蜜蜂的灵巧与专注,似乎在表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体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薰笼供药较香些:诗人描写了一个熏药用的笼子,散发出比平时更浓烈的香气。
  2. 引得蜂儿绕室哗:这种香气吸引了蜜蜂在屋子里飞舞,形成热闹的场景。
  3. 笑死老夫缘底事:诗人因这一现象感到好笑,表示出他对这一情景的幽默看法。
  4. 蜂儿专用鼻看花:蜜蜂用嗅觉寻找花朵,显示出蜜蜂的本能与灵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蜜蜂的行为形象化,表现出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 拟人:赋予蜜蜂以人的特征,使其更生动有趣。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具有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蜜蜂围绕香气的场景,表达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中的乐趣。通过幽默的语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薰笼:象征生活中的细腻与情趣。
  • 蜜蜂:象征勤劳、灵巧,并与自然和谐共存。
  • 香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吸引力,以及生活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薰笼”指的是:

    • A. 一种香料
    • B. 用来熏制药物的器具
    • C. 一种花卉
  2. 诗中描绘蜜蜂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 A. 追逐花香
    • B. 寻找食物
    • C. 进行交配
  3. 诗人的态度是:

    • A. 严肃
    • B. 幽默
    •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嘲蜂》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在风格上有明显差异,前者轻松幽默,关注生活细节;而后者则豪放激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酒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杨万里诗集注释与赏析》。
  3.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