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潮
作者:朱翌 〔宋代〕
海山不见两螺青,但见横江展玉城。
动地鼓鼙飞屋瓦,刺天鬐鬣斗溟鲸。
拍浮未见群儿弄,借抛须令万楫迎。
俄顷日斜风欲定,向来元是一沤生。
白话文翻译:
诗的主要意思是:海山的轮廓模糊不清,只有横江像玉城一样延展。潮水汹涌,动地的鼓声震天,瓦片飞舞,海浪激起似鲸的鬐鬣。水面上没有见到孩子们玩耍,潮水汹涌,仿佛要用万只划艇来迎接。转眼间,太阳西斜,风也快要平息,实际上这潮水本身就是一场生生不息的循环。
注释:
- 螺青:指青色的海螺,形容海山模糊不清的景象。
- 横江:指宽阔的江面。
- 鼓鼙:古代的战鼓,这里用来形容潮水的声势如同战鼓般震撼。
- 鬐鬣:指鲸鱼的鳍和鬣,形容潮水激起的波浪。
- 万楫:形容众多的船只。
- 沤生:指潮水的循环,象征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词作品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观潮》是一首描绘潮水壮观景象的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在宋代,经济繁荣,江河湖海的景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潮水的变化更是引人入胜。
诗歌鉴赏:
《观潮》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而著称。诗的开头,朱翌描绘了海山的模糊与江流的宽广,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壮观,也暗示着人对自然的渺小。接着,诗中“动地鼓鼙”一语,通过声响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潮水的力量,仿佛潮水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宇宙间的宏伟交响。
而“拍浮未见群儿弄”,则是诗人对人类活动的思考,潮水虽壮观,却让人忽略了生活中的互动与乐趣。最后一句“向来元是一沤生”,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潮水的起伏与日月的轮回,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整首诗在雄浑、奔放的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使其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山不见两螺青:
- 描述海岸与山的模糊,给人一种神秘感,二者的界线模糊,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
-
但见横江展玉城:
- 通过“横江”与“玉城”的比喻,描绘了江面如玉般光滑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
动地鼓鼙飞屋瓦:
- 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威力,仿佛潮水的波涛能震动大地,飞扬的屋瓦则突显了潮水的猛烈。
-
刺天鬐鬣斗溟鲸:
- 通过“刺天”的形象,表现出潮水的高度与力量,同时“斗溟鲸”则是对海洋生物的比喻,增加了诗的气势。
-
拍浮未见群儿弄:
- 描绘了水面上没有孩子们嬉戏的景象,形成了一种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疏离。
-
借抛须令万楫迎:
- 此句表现出潮水的壮观,众多船只迎接潮水,展现出一种生机和活力。
-
俄顷日斜风欲定:
- 通过“日斜”与“风欲定”的描写,营造出时间流逝的感觉,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
向来元是一沤生:
- 结尾总结,强调潮水的循环与生命的本质,哲理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面比作“玉城”,给人美的联想。
- 拟人:将潮水形容为具有力量的生物,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动地鼓鼙”与“刺天鬐鬣”,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潮水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引发了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类活动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山:象征自然的辽阔与神秘。
- 横江:代表水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鼓鼙:象征力量与震撼。
- 鬐鬣:代表海洋生物与自然的伟大。
- 万楫:象征人类的勇气与活动。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观潮》中的“海山不见两螺青”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海山清晰可见
- B. 海山模糊不清
- C. 只有海山存在
- D. 只有青色的海
-
诗中“动地鼓鼙”的意思是:
- A. 声音小
- B. 声音震耳欲聋
- C. 没有声音
- D. 声音遥远
-
“向来元是一沤生”的意思是:
- A. 生命无常
- B. 生命短暂
- C. 生命悠长
- D. 生命快乐
参考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 《江雪》(柳宗元)——表现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孤独的感受。
诗词对比:
- 《观潮》与《滕王阁序》: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但《观潮》更强调潮水的动态与生生不息,而《滕王阁序》则更多地关注风景与人生感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及生平的详细介绍。
- 《古诗鉴赏指南》——对古诗的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