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会图》
时间: 2025-01-11 23:3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猎会图
作者:朱翌(宋代)
一日射雉六十三,
命中要是人所难。
一日射虎三十六,
骁勇无前谁不伏。
沙平草软雪泥乾,
手拓弓弦腰两镞。
祥麟选马捷若龙,
翻身已堕双飞鹄。
拜贺将军箭有神,
摩旗拍鼓轰相逐。
锦褾大袖挂虚堂,
勇夫视之心发狂。
不如缓带毡车上,
举酒割鲜殊不忙。
白话文翻译:
一天之内射下六十三只雉鸟,
要命中如此众多,实在不易。
一天之内又射下三十六只猛虎,
勇猛无敌,谁能不屈服?
沙地平坦,草地柔软,雪泥干燥,
手上拉弓,腰间挂着两支箭。
挑选的良驹如龙般迅捷,
翻身已经落下,两只飞鸽随之而来。
祝贺将军箭法如神,
挥动旗帜,鼓声震天,追逐而去。
锦绣的大袖悬挂于空堂,
勇士们看着心中激动狂热。
不如慢慢地坐上毡车,
举杯饮酒,割鲜肉,悠然自得。
注释:
- 雉:指雉鸡,是一种野鸟,常用于狩猎。
- 骁勇:形容勇猛、勇敢。
- 沙平草软:形容地形平坦,草地柔软,适合行猎。
- 祥麟:指祥瑞的马,象征好运。
- 翻身已堕双飞鹄:形容轻松自如,像飞翔的鸿雁。
- 摩旗拍鼓:指在追逐猎物时,挥动旗帜,击打鼓声以鼓舞士气。
- 锦褾大袖:华丽的衣袖,象征身份和地位。
- 缓带毡车:指慢慢地坐上马车,享受悠闲时光。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猎人豪情壮志和猎场的繁华盛景,展现了宋代社会对狩猎活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勇敢和力量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将军”可能指代某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反映了当时对武将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翌,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为主,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狩猎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狩猎活动的热爱和追求。
诗歌鉴赏:
《观猎会图》是一首生动描绘狩猎场景的古诗,诗中通过对猎物的描写以及猎人的英勇表现,展现了狩猎的壮观和热烈气氛。第一、二句用数字强调射猎的成功,表现出猎人的超凡技艺和勇气。随后,诗人描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沙平草软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狩猎的乐趣与舒适,进一步渲染了气氛。接下来的描写则更加生动,通过“祥麟选马捷若龙”展现了猎人的英武气概,呼应了前面的勇猛形象。最后几句则引入了庆祝的场面,表现出胜利后的欢愉与放松,强调了狩猎不仅是对勇气与技巧的考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乐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强调猎人射猎的数量和难度,表现出其非凡的技艺。
- 第三、四句:突出猎人无畏的勇敢精神,展现出对猛兽的征服。
- 第五、六句:描绘平坦的猎场和熟练的技艺,营造出轻松的气氛。
- 第七、八句:展现猎人骑乘骏马的风采,体现出豪情与自信。
- 第九、十句:描述庆祝场面,展现士人对将军的敬仰。
- 第十一、十二句:对比狂热的狩猎与悠闲的饮酒,提出享受生活的智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良驹比作“捷若龙”,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摩旗拍鼓轰相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射雉六十三”,表现出猎人的高超技艺。
-
主题思想:诗歌赞美了勇敢与力量,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享受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猎物:雉、虎,象征着勇猛与挑战。
- 骑马:良驹展现出猎人的骁勇。
- 自然环境:沙平草软的意象传达了狩猎的乐趣。
- 庆祝场面:通过饮酒割鲜的描写,表现出胜利后的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猎人一天能射下多少只雉鸟?
- A. 36只
- B. 63只
- C. 50只
-
“祥麟”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马
- C. 一种兽
-
诗歌最后几句表达了什么?
- A. 狩猎的兴奋
- B. 生活的悠闲
- C. 对将军的敬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狩猎歌》:描绘狩猎活动的乐趣与壮丽场面。
- 《饮酒歌》:表现士人对生活的享受与哲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朱翌的《观猎会图》更侧重于狩猎场景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饮酒的豪情。两者都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解析》:对古诗词的深入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