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中酒一樽》

时间: 2025-02-04 15:27:08

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

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

醺酣情味难名状,{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

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

高阁望时花似锦,小车行处草如茵。

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

这般事业权衡别,振古英雄恐未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 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 醺酣情味难名状,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 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 高阁望时花似锦,小车行处草如茵。 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 这般事业权衡别,振古英雄恐未闻。

白话文翻译

在安乐窝中举起一杯酒,不仅是为了养气,也是为了颐养真性。 频频入口,微微有些醉意,拍拍胸口,满怀都是春意盎然。 这情景与君臣初次相遇、天地初开时的混沌有何不同? 酒后的情味难以名状,左酉右昷的功夫也无法一一陈述。 斟酒有深有浅,蕴含着治理天下的道理,饮酒多少寄托着经纶大计。 在凤凰楼下,我是逍遥的客人,在郏鄏城中,我是自在的人。 站在高阁上望去,花儿如锦,小车行过之处,草地如茵。 我掌握着万世兴亡的大权,穿梭于千重云水之间。 雨后静静地观察山的意境,风前闲适地欣赏月的精神。 这样的事业需要独特的权衡,自古英雄恐怕也未曾听闻。

注释

  • 安乐窝:指舒适安宁的居所。
  • 颐真:保养真性。
  • 君臣初际会:比喻初次相遇的美好时刻。
  • 天地乍絪纭:比喻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 左酉右昷:指酒的左右两侧,比喻酒的多样性。
  • 燮理:调和治理。
  • 经纶:指治理国家的大计。
  • 凤凰楼:古代宫殿名,这里指高贵的地方。
  • 郏鄏城:古代地名,这里指自在的生活环境。
  • 卷舒万世兴亡手:比喻掌握着历史的兴衰。
  • 出入千重云水身:比喻自由穿梭于各种环境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邵雍在其安乐窝中饮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邵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安乐窝中酒一樽”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随后通过“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等句,描绘了饮酒后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将饮酒的情景与天地初开、君臣相遇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通过“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等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自然的掌控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邵雍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乐窝中酒一樽:点明诗人在安乐窝中饮酒的场景。
  2. 非唯养气又颐真:说明饮酒不仅是为了养气,也是为了颐养真性。
  3. 频频到口微成醉:描绘饮酒的频率和微醺的状态。
  4. 拍拍满怀都是春:表达饮酒后的愉悦心情。
  5.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将饮酒的情景与天地初开、君臣相遇相提并论。
  6. 醺酣情味难名状:形容酒后情味难以名状。
  7. 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比喻酒的多样性,无法一一陈述。
  8. 斟有浅深存燮理:说明斟酒有深有浅,蕴含治理天下的道理。
  9. 饮无多少寄经纶:表达饮酒多少寄托着经纶大计。
  10. 凤凰楼下逍遥客:形容自己在高贵的地方逍遥自在。
  11. 郏鄏城中自在人:形容自己在自在的生活环境中。
  12. 高阁望时花似锦:描绘在高阁上望去,花儿如锦。
  13. 小车行处草如茵:描绘小车行过之处,草地如茵。
  14. 卷舒万世兴亡手:表达掌握着历史的兴衰。
  15. 出入千重云水身:表达自由穿梭于各种环境中。
  16. 雨后静观山意思:表达雨后静静地观察山的意境。
  17. 风前闲看月精神:表达风前闲适地欣赏月的精神。
  18. 这般事业权衡别:表达这样的事业需要独特的权衡。
  19. 振古英雄恐未闻:表达自古英雄恐怕也未曾听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将饮酒的情景与天地初开、君臣相遇相提并论。
  • 象征:如“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象征掌握着历史的兴衰和自由穿梭于各种环境中。
  • 对仗:如“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对仗工整,表达斟酒和饮酒的深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饮酒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掌控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乐窝:舒适安宁的居所。
  • 酒一樽:饮酒的场景。
  • :比喻愉悦的心情。
  • 君臣初际会:比喻初次相遇的美好时刻。
  • 天地乍絪纭:比喻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 醺酣情味:形容酒后情味。
  • 燮理:调和治理。
  • 经纶:治理国家的大计。
  • 凤凰楼:高贵的地方。
  • 郏鄏城:自在的生活环境。
  • 花似锦:比喻花儿美丽如锦。
  • 草如茵:比喻草地柔软如茵。
  • 万世兴亡手:比喻掌握着历史的兴衰。
  • 千重云水身:比喻自由穿梭于各种环境中。
  • 山意思:山的意境。
  • 月精神: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安乐窝中酒一樽”中的“安乐窝”指的是什么? A. 舒适安宁的居所 B. 酒馆 C. 宫殿 D. 山洞

  2. 诗中“频频到口微成醉”表达了什么? A. 诗人饮酒过量 B. 诗人饮酒频率高,微醺状态 C. 诗人不善饮酒 D. 诗人饮酒无度

  3. 诗中“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4. 诗中“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历史的掌控感 B. 诗人对自然的掌控感 C. 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诗人对历史的兴衰和自由穿梭于各种环境中的掌控感

答案

  1. A
  2. B
  3. A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邵雍《安乐窝中酒一樽》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邵雍的诗更多地展现了饮酒的愉悦心情和对历史的掌控感,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诗句

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下一句是什么

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上一句是什么

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下一句是什么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上一句是什么

何异君臣初际会,又同天地乍絪纭。下一句是什么

醺酣情味难名状,{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上一句是什么

醺酣情味难名状,{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下一句是什么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上一句是什么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寄经纶。下一句是什么

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上一句是什么

凤凰楼下逍遥客,郏鄏城中自在人。下一句是什么

高阁望时花似锦,小车行处草如茵。上一句是什么

高阁望时花似锦,小车行处草如茵。下一句是什么

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上一句是什么

卷舒万世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下一句是什么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上一句是什么

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下一句是什么

这般事业权衡别,振古英雄恐未闻。上一句是什么

安乐窝中酒一樽,下一句是什么

非唯养气又颐真。上一句是什么

非唯养气又颐真。下一句是什么

频频到口微成醉,上一句是什么

频频到口微成醉,下一句是什么

拍拍满怀都是春。上一句是什么

拍拍满怀都是春。下一句是什么

何异君臣初际会,上一句是什么

何异君臣初际会,下一句是什么

又同天地乍絪纭。上一句是什么

又同天地乍絪纭。下一句是什么

醺酣情味难名状,上一句是什么

醺酣情味难名状,下一句是什么

{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上一句是什么

{左酉右昷}{左酉右襄}功夫莫指陈。下一句是什么

斟有浅深存燮理,上一句是什么

斟有浅深存燮理,下一句是什么

饮无多少寄经纶。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