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词 其四
毛滂
精华初结纽,
璧水再逢春。
杞梓扶疏见,
君王自作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再临的喜悦。诗中提到春天的花蕾刚刚开始结成,清澈的水面上再次迎来了春天的到来。树木茂盛的景象表明了生命的复苏,而君王自创的美好事物,则暗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精华:指植物的花蕾或果实,象征着生命的开始。
- 璧水:清澈的水面,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水景。
- 杞梓:古代常见的树木,这里指代树木的茂盛。
- 君王:指统治者,这里可能象征着新生事物的创造者。
典故解析:
- 杞梓:杞梓树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繁荣的景象,寓意生命的旺盛和希望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美,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俊逸,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而闻名。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开头两句“精华初结纽,璧水再逢春”中,诗人以“精华”和“璧水”相结合,描绘出春天的花蕾和清澈的水面,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自然的复苏。接下来的“杞梓扶疏见”则通过树木的繁茂表现出春意盎然,仿佛看到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生命在春风的吹拂下悄然生长。而最后一句“君王自作新”不仅暗示春天带来的新气象,也蕴含着对新事物的期待与向往,体现了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精华初结纽:描绘春天的花蕾刚刚开始孕育的景象,象征着新生。
- 璧水再逢春:清澈的水面再次迎来了春天,表明春天的回归。
- 杞梓扶疏见:树木茂盛,生命蓬勃生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君王自作新:统治者或创造者在春天的影响下,创造出新的事物,暗示希望与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生命的复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语言更加和谐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新的开始,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生命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与复苏。
- 精华:暗示着新生和潜力。
- 璧水:清澈的水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 杞梓:代表着繁荣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精华初结纽”指的是什么?
- A. 花蕾
- B. 水波
- C. 树木
-
“璧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清澈的水面
- C. 劳动
-
诗的最后一句“君王自作新”意在表达什么?
- A. 人们的努力
- B. 新的创造与希望
-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诗词对比:
-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对春天的描写更为忧虑,反映了战乱中的无奈;而毛滂的《春词》则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