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景思水芝亭》

时间: 2025-02-04 15:30:01

远意閟千云,亭幽不受尘。

来为池上客,本是社中人。

影密龟鱼荫,花开鸥鹭驯。

买山如遂志,应许卜比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意閟千云,亭幽不受尘。
来为池上客,本是社中人。
影密龟鱼荫,花开鸥鹭驯。
买山如遂志,应许卜比邻。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远处的意境被千云遮蔽,亭子幽静不受尘世的干扰。我来这里做池塘上的客人,实际上我是社团中的一员。水面上影子密密麻麻,龟和鱼都在荫蔽之中,花开时鸥鸟和鹭鸶都变得温驯。若能购得山林,愿许诺能成为邻居。

注释:

  • 远意:指远处的景色和情感。
  • :遮蔽、隐蔽。
  • 亭幽:亭子幽静的意思。
  • 社中人:社团中的人,指作者与友人有交往。
  • 影密:水面上的影子繁密。
  • 龟鱼荫:龟和鱼在树荫下。
  • 鸥鹭驯:鸥鸟和鹭鸶变得温驯。
  • 买山:指购买山林。
  • 卜比邻:占卜以求做邻居。

典故解析:

  • 社中人:在古代,社指的是地方社团,通常与土地、农业有关,表示作者与自然的联系。
  • 龟鱼:常被视为长寿和吉利的象征,古人常借此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约1040年-1114年),字子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幽静的亭子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时南宋正值繁华,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拒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景思水芝亭》是一首具有浓厚山水田园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幽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开篇“远意閟千云”,以“远”和“云”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神秘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接着“亭幽不受尘”,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珍视,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

“来为池上客,本是社中人”,诗人自我定位为池塘上的客人,暗含着一种归属感和自然融合的哲学思想。接下来的“影密龟鱼荫,花开鸥鹭驯”,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好,龟和鱼在阴影中的安然,花开时鸥鹭的温驯,体现了自然与生灵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买山如遂志,应许卜比邻”,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林,成为与友人相邻的邻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景交融,描绘出一种理想化的隐居生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意閟千云:远方的意境被千重云彩所遮蔽,营造出一种神秘的自然景观。
  2. 亭幽不受尘:亭子静谧,远离尘世的喧嚣,给人以宁静之感。
  3. 来为池上客:我来到这里,成为池塘上的客人,暗示出一种游离于世的状态。
  4. 本是社中人:我是社团中的人,表明作者与人群的联系。
  5. 影密龟鱼荫:水面上的影子密集,龟和鱼在阴影下栖息,表现出自然的安宁。
  6. 花开鸥鹭驯:花开时,鸥鸟和鹭鸶显得温驯,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7. 买山如遂志:如果能买得山林,便是心中所愿。
  8. 应许卜比邻:希望能与友人成为邻居,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意閟千云”,将远方的意境比喻成被云彩遮蔽的景色。
  • 拟人:如“鸥鹭驯”,赋予鸟类以人性化的特征,表现其温驯。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远方的梦幻与神秘。
  • :代表着宁静的栖息地。
  • 龟鱼:象征着长寿与安宁。
  • :代表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鸥鹭:象征着自由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 C. 对战争的思考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社中人”指的是什么?

    • A. 社团中的人
    • B. 诗人的朋友
    • C. 自然中的动物
    • 答案:A
  3. 诗人希望能购得什么?

    • A. 一座城市
    • B. 一片山林
    • C. 一座亭子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中的自然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山水为题,表达宁静的生活情趣,具有相似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