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夫园亭八咏 其一 梅隐》
时间: 2025-02-04 15:2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君家有十亩园,竹踰万个花亦繁。门楣大字扁梅隐,要与梅兄同岁寒。问君小隐亦何好,脚踏风波身易老。花虽不语解笑人,似隐又非何草草。破雪暗香先得春,青州从事如春温。女奴洗玉歌一曲,对花举酒成三人。饮酣拔剑气方怒,汴洛神皋难北顾。手提万骑属櫜鞬,未可为梅空隐去。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家有个十亩大的园子,竹子超过一万根,花儿也开得繁盛。门楣上挂着大字“梅隐”,想要与梅花一同度过寒冷的岁月。问你小隐居有什么好,脚踏风波容易老去。花儿虽然不说话,却能理解人的笑意,看似隐居却又不是那么简单。梅花在雪中破蕾,暗香先迎来春天,青州的美酒如同春天的温暖。女奴洗玉杯唱一曲,对着花儿举杯,仿佛成了三人共饮。酒酣时拔剑,气势正盛,汴洛的繁华难以北望。手提万骑,装备齐全,不能只为梅花而空隐居。
注释
- 竹踰万个:形容竹子非常多。
- 门楣大字扁梅隐:门楣上挂着写有“梅隐”二字的大匾。
- 梅兄:指梅花。
- 小隐:指隐居。
- 草草:匆忙,不认真。
- 破雪暗香:梅花在雪中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 青州从事:指青州的美酒。
- 女奴洗玉:女奴清洗玉杯。
- 对花举酒成三人:对着花儿举杯,仿佛有三人共饮。
- 饮酣拔剑:酒醉时拔剑。
- 汴洛神皋:指汴洛地区的繁华。
- 手提万骑属櫜鞬:形容装备齐全,准备出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场景,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诗中“梅隐”二字,既是门楣上的匾额,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梅花在雪中破蕾,暗香先得春,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与诗人想要隐居的心态相呼应。然而,诗末的“手提万骑属櫜鞬,未可为梅空隐去”,又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牵挂和无法完全隐居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君家有十亩园:听说你家有个十亩大的园子。
- 竹踰万个花亦繁:竹子超过一万根,花儿也开得繁盛。
- 门楣大字扁梅隐:门楣上挂着写有“梅隐”二字的大匾。
- 要与梅兄同岁寒:想要与梅花一同度过寒冷的岁月。
- 问君小隐亦何好:问你小隐居有什么好。
- 脚踏风波身易老:脚踏风波容易老去。
- 花虽不语解笑人:花儿虽然不说话,却能理解人的笑意。
- 似隐又非何草草:看似隐居却又不是那么简单。
- 破雪暗香先得春:梅花在雪中破蕾,暗香先迎来春天。
- 青州从事如春温:青州的美酒如同春天的温暖。
- 女奴洗玉歌一曲:女奴洗玉杯唱一曲。
- 对花举酒成三人:对着花儿举杯,仿佛成了三人共饮。
- 饮酣拔剑气方怒:酒醉时拔剑,气势正盛。
- 汴洛神皋难北顾:汴洛的繁华难以北望。
- 手提万骑属櫜鞬:形容装备齐全,准备出征。
- 未可为梅空隐去:不能只为梅花而空隐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州从事如春温”,将美酒比作春天的温暖。
- 拟人:如“花虽不语解笑人”,赋予花儿理解人的能力。
- 对仗:如“脚踏风波身易老”与“手提万骑属櫜鞬”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不满。诗人想要隐居,但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贯穿全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不屈,与诗人想要隐居的心态相呼应。
- 竹子:象征清高和坚韧。
- 美酒:象征温暖和慰藉。
- 剑:象征勇气和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梅隐”二字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隐居 B. 门楣上的匾额 C. 梅花的香气 D. 梅花的颜色
-
诗中“破雪暗香先得春”形容的是什么? A. 梅花 B. 竹子 C. 美酒 D. 剑
-
诗末“未可为梅空隐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完全隐居的决心 B. 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C. 对梅花的喜爱 D. 对美酒的向往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王炎的《梅隐》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而王炎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