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经上人房》

时间: 2024-09-19 21:47:29

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

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

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

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
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
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
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居住在一所山中的房子里,周围环境的孤寂与宁静。窗外的松树高耸,屋外的秋叶纷纷落下,寺庙里明亮的秋月照耀着大地,夜晚伴随着窗外的波涛声。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真情,感慨岁月流逝,仿佛自己正在经历着衰老和时间的无情。在这宁静的夜里,他倾听着晨耕者的劳作声,心中感知到劳动的艰辛与师长的教诲。

注释

  • 江房:指江边的房子,寓意诗人的居所。
  • 无叶落:秋天来了,树叶纷纷落下,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松影:松树的影子,暗示着高大挺拔的松树。
  • 满寺:整个寺庙,展现出宽广的空间。
  • 孤窗:孤单的窗户,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晓耕者:清晨耕作的人,代表着勤劳的农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性格隐逸,往往以山水为题材,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李洞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秋宿经上人房》创作于秋季,正值一年中的丰收季节,诗人选择在一位高人(可能是僧侣或隐士)的房子中夜宿,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劳动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首联“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萧瑟与高远的意境,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带有诗人内心的感受。接下来的“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则通过秋月与夜涛的结合,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使得静谧的夜晚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诗的后两联则转向内心的思考,“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描绘了时间带来的变化与无情,回忆起往日的真情,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而最后一句“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则点明了诗人的思想,强调了对劳动的尊重与生活的领悟。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劳动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恬淡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房无叶落:江边的房子没有叶子落下,展现出一种秋天的萧瑟。
  2. 松影带山高:松树的影子随着山势高耸,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3. 满寺中秋月:满寺庙里都被秋天的月光照亮,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孤窗入夜涛:孤单的窗户外响起夜晚的波涛声,增添了孤寂感。
  5. 旧真悬石壁:旧时的真实情感如同悬挂在石壁上的画面,令人怀念。
  6. 衰发落铜刀: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衰老,如同落下的铜刀。
  7. 卧听晓耕者:躺在床上倾听早晨耕作的人,表现出对劳动的敬意。
  8. 与师知苦劳:与师长共同理解劳动的艰辛,体现出对师长的尊重与感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利用秋月、孤窗、松影等意象,构建出秋夜的宁静意境。
  • 比喻:将岁月比作落下的铜刀,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劳动的尊重,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秋夜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 江房:象征隐逸的生活,寄托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松影: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诗人内心的追求。
  • 秋月:象征宁静与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夜涛: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暗示着无常与劳作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了秋天的萧瑟?

    • A. 江房
    • B. 松影
    • C. 无叶落
    • D. 秋月
  2. 诗中提到的“晓耕者”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劳动的尊严
    • C. 诗人的孤独
    • D. 过去的回忆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哀伤
    • C. 宁静
    • D. 忧愁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体现了隐逸的生活追求。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李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