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天台》

时间: 2025-01-11 01:24:51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

浅井仙人境,明珠海客灯。

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人之天台
李洞〔唐代〕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
浅井仙人境,明珠海客灯。
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天台山的情景。诗中提到,行李上有一根藤条,清晨的云边仿佛在敲打冰雪。若是丹经没有错,那么即使白发苍苍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浅井的仙人境地,明珠般的海客灯光闪烁。由此可见,真正的隐者,在汉朝的征途上也会微笑面对。

注释:

  • 行李:指旅行的行囊。
  • 一枝藤:比喻轻便的行李。
  • 云边晓扣冰:描绘清晨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 丹经:道教经典,常与修道成仙相关。
  • 白发:比喻年老。
  • 浅井: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象征清幽。
  • 明珠海客灯:灯光如明珠般灿烂,指点亮夜空的灯火。
  • 真隐者:指真正的隐士,追求隐逸生活的人。
  • 汉廷征:指汉朝的征途,隐喻世俗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常带有道教哲理,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往天台山的祝福与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送人之天台》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以“行李一枝藤”引入,展现了旅途的轻便和简朴,紧接着描绘清晨时分,云雾缭绕,意境清新。整首诗透露出一种道家哲学的思想,强调修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即使年华已逝,若能修道成仙,白发又算什么呢?这种豁达的态度使得诗歌具有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浅井仙人境,明珠海客灯”,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士生活,既有清幽的居所,又有璀璨的灯光,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结尾“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征”更是将隐者与世俗的对立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的隐者面对世俗的纷扰,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淡然与平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李一枝藤:简单的行李,暗示旅途的轻松与简单。
  2. 云边晓扣冰:晨曦中的云与冰的对比,营造出清冷宁静的氛围。
  3. 丹经如不谬:表达对道教经典的信仰与向往。
  4. 白发亦何能:即使年老也不怕,显示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5. 浅井仙人境:描绘理想的隐居生活,安逸而清静。
  6. 明珠海客灯:灯光璀璨,象征理想生活的美好。
  7. 乃知真隐者:揭示真正的隐者智慧。
  8. 笑就汉廷征:面对世俗的纷扰,隐者能笑对人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珠海客灯”,通过灯光来比喻生活的璀璨。
  • 对仗:如“浅井仙人境,明珠海客灯”,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道教哲学中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李:象征人生旅途。
  • 云边:代表变化无常的环境。
  • 丹经:象征道教信仰与追求。
  • 白发:代表人生的经历与智慧。
  • 浅井:象征隐居生活的理想场所。
  • 明珠:象征美好与光明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行李”是指什么? A. 书本
    B. 行囊
    C. 食物
    D. 朋友

  2. “白发亦何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老年的惋惜
    B. 对修道的信心
    C. 对世俗的向往
    D. 对人生的无奈

  3. “明珠海客灯”中的“明珠”象征什么? A. 价值
    B. 生活的美好
    C. 感情的真挚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洞的《送人之天台》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洞更强调隐士的生活与世俗的对立,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交融。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自然美,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