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
时间: 2025-01-26 01:5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郏亶秘校见访於锺山之庐
王安石
误有声名只自惭,
烦君跋马过茅檐。
已知原宪贫非病,
更许庄周知养恬。
世事何时逢坦荡,
人情随分值猜嫌。
谁能胸臆无尘滓,
使我相从久未厌。
白话文翻译:
我误以为有声名而感到惭愧,
麻烦您骑马来到我这茅草屋前。
我知道原宪的贫困并不是病,
更何况庄周能够安然自得。
世事何时才能坦荡无阻,
人心总是随着利益而猜忌。
谁能心中无尘俗杂念,
与我相交而不感到厌倦呢?
注释:
- 声名:名声,声誉。
- 跋马:骑马跋涉,形容远道而来。
- 茅檐:茅草做的屋檐,形容简陋的住所。
- 原宪:原宪,春秋时期的贤士,因贫困而被认为没有病。
- 庄周:庄子,古代哲学家,以逍遥自在著称。
-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胸开阔。
- 尘滓:比喻世俗的杂念和烦恼。
典故解析:
- 原宪:原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贤士,名声在外,但生活贫困,王安石以此表明贫困不是一种缺陷。
- 庄周:庄子是道家哲学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得,诗中提及他是为了说明心态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变法闻名,倡导“新法”,影响深远。其诗风格多样,既有沉郁顿挫的豪放,也有清新隽永的雅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隐居时,表达他对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真诚友谊的渴望,反映出他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世俗纷扰的对比,展现了王安石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他以“声名”开头,表现对外界名声的无奈与惭愧,接着以“跋马”引出友人的到访,反映出他对真诚友谊的珍视。再通过提及“原宪”和“庄周”,强调了贫困与心境的关系,认为内心的安宁比外在的声名更为重要。后四句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失望与对真挚关系的渴望,质疑何时才能遇到无私、无尘的朋友。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体现了王安石卓越的诗才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误有声名只自惭:我误以为有名声,却感到惭愧。
- 烦君跋马过茅檐:麻烦您骑马来到我这屋前,体现对友人的敬重。
- 已知原宪贫非病:知道原宪的贫困并不是病态,强调贫困的无关紧要。
- 更许庄周知养恬:庄周能做到内心安宁,表明心态比物质更重要。
- 世事何时逢坦荡:世事何时才能坦荡无阻,表现对社会的失望。
- 人情随分值猜嫌:人心往往因利益而猜忌,表达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 谁能胸臆无尘滓:谁能做到心中无杂念,渴望真诚的友谊。
- 使我相从久未厌:希望能与这样的朋友长久交往而不感到厌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声名”与“惭”,“贫”与“病”,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如“尘滓”比喻世俗的烦恼,富有深意。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如“世事”、“人情”、“胸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诚友谊的重要性,反映出王安石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声名:象征世俗的名利。
- 茅檐: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心胸: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宽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原宪”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贤士
C. 一位帝王 -
诗中提到的“庄周”代表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的安宁
C. 贫困的生活 -
“尘滓”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物质财富
B. 世俗的烦恼
C. 自然景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哲理与人情,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个性。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