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宫中曲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帘捲东风户半开,
閒庭烟锁绿纹苔。
海棠花上黄昏月,
曾照金鸾几度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廷的悠闲场景,窗帘在东风中微微卷起,门半开着,庭院中烟雾缭绕,绿苔铺满地面。黄昏时分,海棠花上挂着明月,曾几次照耀着金鸾(指帝王的象征)归来。
注释:
- 帘捲:指窗帘被风吹动卷起的样子。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閒庭:闲静的庭院,表达一种宁静的氛围。
- 烟锁:烟雾缭绕,锁住了庭院的宁静。
- 绿纹苔:指庭院中生长的青苔,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海棠花:一种美丽的花,常用来描绘娇美的景象。
- 黄昏月:指黄昏时分的月亮,增添了诗的意境。
- 金鸾:象征皇权,金鸾飞来表示帝王的降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擅长描绘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作品多以清新、雅致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当时宫廷的生活场景与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诗歌鉴赏:
《宫中曲》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清丽诗篇,整首诗透出一种悠闲和宁静的氛围。首句“帘捲东风户半开”,给人以春天的气息,微风拂动的帘子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环境。接下来的“閒庭烟锁绿纹苔”,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庭院的宁静与幽深,绿苔的出现又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第三句“海棠花上黄昏月”,将花与月结合,营造出一种柔和的光影效果,突显出黄昏时分的美丽与宁静。最后一句“曾照金鸾几度来”,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暗示着帝王的光临与权力的象征,带有一丝怀旧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帘捲东风户半开:描绘了春风轻拂,窗帘微卷的场景,暗示着温暖的气候和舒适的环境。
- 閒庭烟锁绿纹苔:庭院中烟雾缭绕,绿苔生长,体现出悠闲的氛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海棠花上黄昏月:海棠花与黄昏的月亮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美感和意境。
- 曾照金鸾几度来:提到金鸾,暗示着皇权的象征,反映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鸾”比作帝王,体现权力与尊贵。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慨,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追忆。
意象分析:
- 帘:象征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 东风:象征春天和生机。
- 绿纹苔: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清新。
- 海棠花:象征美丽与柔情。
- 黄昏月: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金鸾:象征权力和尊贵的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海棠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丽与柔情
C. 秋天的收获 -
诗中“金鸾”指的是? A. 一种鸟
B. 皇权的象征
C. 一种花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悠闲与怀旧
C. 激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宫中曲》在意境上都有对夜晚的描写,但前者更偏向于思念,后者则展现宁静与美好。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光的意境,但更加注重对家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