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时间: 2025-01-27 03:2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
作者: 蔡伸 〔宋代〕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
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
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
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
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
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
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
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白话文翻译
青娥(指美人)呈现吉祥的景象。在这寒冷的黄昏,天空中与云相连的千里远景显得格外凄凉。水面上飞舞着花瓣,渐渐地如同瑶英般细腻,轻轻洒落在翠竹上,发出细微的声响。深邃的馆舍安静而幽深,金色的铺子半掩着门帘,重重的帘子垂到地面。明亮的窗外,伴着疏梅的洒脱,玉般的肌肤散发着香气。这时的幽人,心中充满了愁绪,难以入眠。强忍着酒杯,懒得再添美食,谁能理解我此时的黯然情怀。幸好有知心的朋友,但门却深闭,彼此相隔不远。今夜里,算是忍受孤独的痛苦,浓香的鸳被仍然温暖。
注释
- 青娥: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常用以比喻心中的爱慕之人。
- 惨惨:形容凄凉、冷清的样子。
- 剪水飞花:比喻水面上飞舞的花瓣,形象生动。
- 瑶英:指美丽的花朵,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幽人:指内心忧愁的隐士或孤独的人。
典故解析
“青娥”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美人的象征,表达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的“疏梅”与“玉肌”则是传统文人笔下描绘女子的常见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在词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一个孤独的夜晚,作者可能正经历情感上的困扰,或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忆,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喜迁莺》以清丽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凄清的黄昏景象。诗中通过“青娥呈瑞”和“疏梅潇洒”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永漏愁无寐”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既有对美的感悟,又夹杂着对孤独的思考。尤其在描写“明窗外”的那一段,诗人将外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词的最后,虽有孤独的感慨,但也有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娥呈瑞:开篇即引入美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吉祥的氛围。
- 正惨惨暮寒:描绘黄昏的寒冷和凄凉,设定了情感的基调。
- 剪水飞花: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自然的美好与瞬间的流逝。
- 邃馆静深:突出环境的幽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幽人当此际:自我反思,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娥”比作吉祥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与情交融。
- 对仗:如“重帘垂地”与“明窗外”,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探讨了孤独与美好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情感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娥:象征美好与吉祥的女子形象。
- 梅花:象征孤高、坚韧的精神。
- 玉肌:比喻女子的美丽,展示了对美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娥呈瑞”中的“青娥”指代什么?
A. 夕阳 B. 美人 C. 花朵 -
诗中描绘的“凄凉的黄昏”有什么作用?
A. 增强愉悦感 B. 表达孤独与无奈 C. 描述天气 -
“永漏愁无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蔡伸的《喜迁莺》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蔡伸更强调孤独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突出对过去的怀念与思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