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渊明归去》
时间: 2025-01-11 12:5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侯晚节从赤松,
武侯早岁称卧龙。
仇秦复汉身始终,
渊明初非避俗翁。
两侯大节将无同,
阳秋甲子法王正。
持笔宛有长沙雄,
易地灞上祁山功。
王弘何恨奉吾足,
督邮能芥平生胸。
归来种豆南山中,
斜川只许桃源通。
门前五柳春濛濛,
落絮不与江波东。
环堵萧然吾未穷,
北窗尽有羲皇风。
画图不尽千古意,
诗成一笑浮云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留侯(张良)晚年隐退于赤松山,武侯(诸葛亮)年轻时被称作卧龙,二人都为复兴汉室而努力。接着说到陶渊明并不是一个逃避世俗的人,而是有着不同于两侯的品格。接着提到汉朝法王时期的秋天,诗人握笔写作,仿佛重新感受到长沙的英气。随后提到王弘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田园生活中,督邮(地方官)也能平淡过一生。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归隐南山,种豆的悠闲生活,桃源的美景,门前的五柳树在春雨中摇曳,落花不与江水东流。诗的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居于简陋的环境,却能感受到羲皇的清风,画图无法尽述千古的意蕴,诗成时只觉笑对浮云。
注释:
- 留侯:指张良,汉初名将。
- 武侯:指诸葛亮,蜀汉丞相。
- 仇秦复汉:指对抗秦朝,恢复汉朝的理想。
-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代表田园诗。
- 五柳:陶渊明的别号,代表隐逸生活。
- 羲皇:指古代神话中的帝王,象征智慧和风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挚,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其作品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元代,作者受陶渊明的影响,借古人之事反映个人理想与追求,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歌鉴赏:
《题渊明归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诗中引用了张良和诸葛亮这两位历史人物,强调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为国尽力的精神,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描述自己的归隐生活,诗人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
作者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南山的宁静和桃源的美好,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几句,诗人自嘲虽然生活简朴,却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深邃,反映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整首诗以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灵魂的渴望,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留侯晚节从赤松:张良在晚年隐居于赤松山,表明对名利的放弃。
- 武侯早岁称卧龙:诸葛亮在年轻时被称为卧龙,展现其才华。
- 仇秦复汉身始终:二人始终为恢复汉室而奋斗。
- 渊明初非避俗翁:陶渊明并非逃避尘世,而是选择隐逸。
- 两侯大节将无同:张良与诸葛亮虽有大节,但追求不同。
- 阳秋甲子法王正:描述历史背景,法王即汉朝。
- 持笔宛有长沙雄:诗人写作时感受到长沙的气概。
- 易地灞上祁山功:比喻历史功绩的转变。
- 王弘何恨奉吾足:王弘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不满。
- 督邮能芥平生胸:即使是地方官,也能心怀淡泊。
- 归来种豆南山中:表达诗人向往田园生活。
- 斜川只许桃源通:桃源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门前五柳春濛濛:描绘自然景色,象征隐逸。
- 落絮不与江波东: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环堵萧然吾未穷:简朴的环境却无穷的思考。
- 北窗尽有羲皇风:感受到古代智慧的影响。
- 画图不尽千古意:艺术无法完全表达历史的深度。
- 诗成一笑浮云空:最终以笑对浮云,体现心境的超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突出陶渊明的隐逸选择。
- 意象: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构建出一种哲理意境。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之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松:隐居、清静的象征。
- 桃源:理想生活的理想境地。
- 五柳:隐逸生活的代表。
- 羲皇风:古代智慧与气质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留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张良
- C) 陶渊明
- D) 王弘
-
填空题:诗中提到“归来种豆南山中”,表明诗人对__生活的向往。
-
判断题:诗人认为陶渊明是一个逃避世俗的人。 (对/错)
答案:
- B) 张良
- 田园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卢挚的《题渊明归去》与陶渊明的《饮酒》:
- 二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卢挚更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而陶渊明则更专注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卢挚研究》
-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