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时间: 2025-02-04 15:38:33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白话文翻译:

要喝到新鲜的香茶,碾磨成粉后再泡一杯,不必等到珍贵的宝物从天而降。
茶叶被碾碎,虽然身形破碎,但却能留存下余味,不要厌烦那响亮的声音,如同万壑中的雷声。

注释:

  • 要及:应当、应该。
  • 新香:新鲜的香气,形容茶叶的香味。
  • :用工具将茶叶碾磨成粉。
  • 碎身粉骨:形容茶叶被碾碎成粉末。
  • 余味:指茶的余香、余味。
  • 莫厌:不要厌烦。
  • 声喧:声音嘈杂。
  • 万壑雷:形容声音的响亮,如同山谷中雷声般震耳。

典故解析:

  • 宝物到云来:此句可能暗指珍贵的物品从遥远的地方而来,表达对茶叶的珍视。
  • 万壑雷:借用自然界的声音,形容茶叶碾磨声的响亮。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黄庭坚与友人共饮茶之际,表达了对新鲜茶叶和饮茶过程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茶文化的追求和重视。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通过对茶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茶文化的独特理解。诗中开头的几句强调了新茶的香气和碾磨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通过“碎身粉骨”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茶叶在被碾磨后所散发出的余香,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哲理:即使经历了破碎,依然能够留存出美好的味道。这种意象与人生哲学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此外,诗人用“莫厌声喧万壑雷”的结尾,强调了茶叶碾磨的声音,犹如大自然的声音一般,既有生活的喧闹,也蕴含着自然的和谐。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整首诗在简洁的表达中,蕴藏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反映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对茶文化的热情与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要及新香碾一杯”:强调立即享用新鲜的茶香。
    • “不应传宝到云来”:不必等待遥远的珍品,而是珍惜眼前的美好。
    • “碎身粉骨方余味”:茶叶虽被碾磨,却留下了香醇的余味。
    • “莫厌声喧万壑雷”:不要厌烦那声音的吵闹,它如同大自然的雷声,充满力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的香气比作宝物,增强了茶的珍贵感。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茶叶的热爱、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在喧嚣中寻找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新香: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碎身粉骨:代表经历磨难后的重生与韧性。
  • 万壑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活的喧哗。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新香”指的是?

    • A. 新鲜的空气
    • B. 新鲜的茶叶
    • C. 新鲜的花香
    • D. 新鲜的食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莫厌声喧万壑雷”,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

  3. 判断题:黄庭坚在诗中表达了对茶叶的蔑视。 (对/错)

答案:

  1. B
  2. 不要厌烦那声音的吵闹。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陆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诗词对比

    • 陆羽的《饮茶歌》:同样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但更注重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虽然主题不同,但在描写自然景象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