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

时间: 2025-01-27 03:14:41

轻黄澹绿。

可人风韵闲装束。

多情早是眉峰蹙。

一点秋波,闲里观人毒。

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谁唱大堤曲。

归时想是樱桃熟。

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一斛珠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轻黄澹绿。可人风韵闲装束。
多情早是眉峰蹙。
一点秋波,闲里观人毒。
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谁唱大堤曲。
归时想是樱桃熟。
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黄绿交错,令人陶醉的风韵,悠闲的装束。多情的人早已皱起了眉头,秋波轻轻荡漾,闲暇时分却只能默默观望他人。桃花盛开的庭院中,时光匆匆而过,铜鞮(古代一种乐器)无人唱起大堤之曲。归来时想起樱桃已经成熟,但不知秋千上,谁能陪伴那个人轻蹴秋千。

注释:

字词注释:

  • 轻黄澹绿:形容春天的色彩,轻柔的黄色和淡淡的绿色。
  • 可人:形容人的姿态优美,令人喜爱。
  • 眉峰蹙:形容愁苦或忧虑的神情。
  • 秋波:指秋天水波的轻柔,常用来形容美目。
  • 铜鞮:一种古乐器,常用于歌唱,象征着音乐的美好。
  • 樱桃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成熟的果实。
  • 秋千:一种玩乐的器具,象征着欢乐与陪伴。

典故解析: 此词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更多是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反映了词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仲明,号天游,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自然景色以及生活哲理,常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词人借助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纠葛。开头“轻黄澹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用“可人风韵闲装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然而,转而又提到“多情早是眉峰蹙”,令人感受到一种忧愁的情绪。这种情感的转变,正是词人内心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

“秋波”与“闲里观人毒”之间的对比,呈现了词人对他人生活的羡慕与无奈。最后两句中,随着“归时想是樱桃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陪伴的渴望。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黄澹绿:描绘春天的色彩,轻柔的黄色与淡绿交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可人风韵闲装束:形容人们的优雅与闲适。
  • 多情早是眉峰蹙:多情的人因愁苦而皱起了眉头,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冲突。
  • 一点秋波,闲里观人毒:秋水轻波荡漾,表示沉浸在思绪中,旁观他人的生活。
  • 桃花庭院光阴速:桃花盛开的庭院中,时光飞逝,令人感叹。
  • 铜鞮谁唱大堤曲:对音乐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形成对比。
  • 归时想是樱桃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含对成熟与回归的期待。
  • 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表达了对陪伴的渴望与孤独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秋波比喻眼神的柔美,桃花庭院隐喻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用词工整,增强了整体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陪伴的思考,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黄澹绿: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桃花庭院:代表着美好与短暂的幸福时光。
  • 秋波:象征着柔和的美目,暗含情感的流动。
  • 铜鞮:象征着对艺术与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轻黄澹绿”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2. “多情早是眉峰蹙”中的“眉峰蹙”指的是: A. 开心
    B. 忧愁
    C. 疲惫
    D. 无聊

  3. “谁伴那人蹴”中的“那人”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爱人
    D. 陌生人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王熙凤的《桃花扇底江南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醉落魄》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张孝祥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表达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