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齐物主簿赴内乡
几年山下事仙翁,
名在长生箓籍中。
烧得药成须寄我,
曾为主簿与君同。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在山下与仙翁交往,
他的名字在长生的经典中记载。
等你炼成药物,一定要寄给我,
曾经我们一起做过主簿。
注释:
字词注释:
- 几年:指几年时间。
- 山下:指山的脚下,隐喻山林中的隐居生活。
- 仙翁:指道教的仙人,象征长生不老。
- 长生箓籍:长生的经典著作,通常与修道、长生有关的书籍。
- 烧得:指炼制药物。
- 药成:药物成功炼成。
- 寄我:寄给我。
- 主簿:指官吏,负责文书工作的职位。
典故解析:
- 仙翁:道教文化中,仙人是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常常被视为智慧与长寿的象征。
- 长生箓籍:这一表达反映了道教经典中关于修道、长生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780年-842年),字子期,号和靖,唐代诗人。他生于山西,后游历于北京、陕西等地,广泛接触民间文化,擅长五言与七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清新自然,流畅优美。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姚合与朋友张齐物分别之际,张齐物即将赴内乡任职,姚合以诗相送,表达对友人的祝愿与关心,寄托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姚合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首句提到“几年山下事仙翁”,以“仙翁”引入道教的主题,暗示了作者追求长生的理念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名在长生箓籍中”表达了对道教经典的尊重,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情怀。
接下来的句子“烧得药成须寄我”,则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与关心,希望张齐物能带回炼成的药物。这不仅是对友谊的期盼,也象征着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最后一句“曾为主簿与君同”,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怀旧的色彩。两人曾共事的经历在此刻回忆起来,充满了对过往的珍视与依恋。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个人之间的友谊,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年山下事仙翁:表明作者在山下与仙人交往的经历,暗示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名在长生箓籍中:提到仙翁的名字被记录于长生经典中,强调道教理念。
- 烧得药成须寄我:期待朋友炼制药物成功后寄给自己,表现出对友谊的期望。
- 曾为主簿与君同:追忆过去的共同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翁比作追求永生的象征。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与对长生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翁:象征长生与超脱的理想,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
- 长生箓籍:代表对道教经典的尊崇与追求。
- 药:象征长生不老的希望,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翁”代表什么? A. 人间的智者
B. 道教的仙人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B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与长生的追求
B. 自然景色的描写
C. 官职的重要性
答案:A -
“烧得药成须寄我”中的“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的希望
C. 友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姚合的《送张齐物主簿赴内乡》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但姚合更着重于道教文化和长生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生哲学。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