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时间: 2025-01-27 04:06:01

倘春来断莫寻花,旧枝丫,旧年华。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

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

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

忽记去年花队里,人相映、两红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倘春来断莫寻花,旧枝丫,旧年华。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
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
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
忽记去年花队里,人相映两红霞。

白话文翻译:

假如春天来时不再寻觅花朵,那些旧枝和往年岁月就会显得格外孤独。
四处都被余晖照耀,斜阳映照着烟雾缭绕的家园。
穿着春衫在溪水边,似乎不再言语,默默走向天涯。
微风轻拂,杨树随风摇曳,温暖的沙地上,浸润着新生的芹芽。
我想明天,山中杜鹃将会遮住一片景致。
忽然想起去年花丛中,人与人相映成一片红霞。

注释:

  • :假如。
  • 断莫寻花:不再寻觅花朵。
  • 旧枝丫:指曾经的花枝。
  • 余阳:残留的阳光。
  • 淡烟家:指烟雾缭绕的家园。
  • 凉著春衫:穿着轻薄的春装。
  • 无语去天涯:默默无言地走向远方。
  • 渐来风色:微风渐渐吹来。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天时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花队里:花丛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写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往年时光的追忆与对新生的期盼,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江城子》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倘春来断莫寻花”一句,开篇即以假设的语气,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暗含对旧日时光的惋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使用了“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展现了一幅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透出生活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句子中,“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融入与对生活的沉思,仿佛在无声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而“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则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力量。

最后,诗人回忆起去年花丛中的美好瞬间,人与花相映成辉,形成了鲜艳的“红霞”,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倘春来断莫寻花:假如春天来了,不再寻觅花朵。
    2. 旧枝丫,旧年华:只有旧枝和往年时光。
    3.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四处残阳斜照,家中烟雾缭绕。
    4. 凉著春衫溪不识:穿着春衫在溪边,似乎不再认识。
    5. 自无语去天涯:默默无声地走向远方。
    6. 渐来风色袅杨斜:微风轻拂杨树,斜斜摇曳。
    7. 暖平沙,浸芹芽:温暖的沙地上,浸润着新芽。
    8.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想必明天,杜鹃花将遮挡山景。
    9. 忽记去年花队里:突然想起去年花丛中。
    10. 人相映两红霞:人与花映成一片红霞。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红霞”来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拟人:将春衫与溪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凉著春衫”和“暖平沙”体现了对比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往年时光的追忆、对新生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代表了美好与短暂的时光。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 杜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常与离别与思念相联系。
  • 溪水:象征流逝的时光与生命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鹃”代表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夏天的热情
    • C. 秋天的离别
    • D. 冬天的寒冷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生命的思考
    • C. 对古人的崇拜
    • D. 对战争的反思
  3.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中“淡烟家”意指什么?

    • A. 繁忙的城市
    • B. 静谧的乡村
    • C. 远方的旅行
    • D. 烟雾缭绕的家园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 - 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城子》与《春江花月夜》: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前者更注重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后者则通过月夜的静谧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许。不同的是,《江城子》更为个人化,情感更加细腻柔和,而《春江花月夜》则富有哲理性与广阔的情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