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时间: 2025-02-04 16:31:40

真香暗逐微风远,疏影低随淡日斜。

好在黄昏清浅意,一时收拾付诗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真香暗逐微风远,疏影低随淡日斜。
好在黄昏清浅意,一时收拾付诗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微风中散发出的香气,虽然轻微却渐渐飘远;梅花的影子在淡淡的日光下低低地摇曳。正是在黄昏时分,清新的意境让我心情愉悦,瞬间的灵感让我将这份美好化作诗篇。

注释:

  • 真香:真正的香气。
  • 暗逐:悄然追随、远去。
  • 疏影:梅花的稀疏影子。
  • 淡日:微弱的阳光。
  • 清浅意:清新而淡薄的情感。
  • 收拾:整理、收纳。
  • 诗家:诗人、写诗的人。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人诗歌中常常象征高洁、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理想和追求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字承宗,号云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黄昏的散步中,诗人被梅花的香气和景色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灵感。梅花的象征意义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

诗歌鉴赏: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气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梅花的飘香与其影子的摇曳,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开篇“真香暗逐微风远”不仅描写了梅花的香气,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展现出一种内心的渴望与感悟。紧接着“疏影低随淡日斜”,则通过影像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夕阳下的花影之中,感受到那种宁静与淡然。

“好在黄昏清浅意”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黄昏时分美好情感的珍惜与享受,黄昏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思绪的沉淀,诗人通过这种时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感激。而最后一句“一时收拾付诗家”,则是将这份灵感和感受化为诗篇,体现了诗人以诗歌记录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梅花及其象征的崇敬,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真香暗逐微风远:梅花的香气悄无声息地随微风飘散,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微妙而难以捉摸的。
  2. 疏影低随淡日斜:梅花的影子在微弱的日光下摇曳,表现出一种淡雅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3. 好在黄昏清浅意:黄昏时分的情感清新而浅淡,给人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诗人欣赏这种平静的美好。
  4. 一时收拾付诗家:诗人将瞬间的灵感整理并化为诗篇,体现了诗人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美好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香气与情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难以捉摸的美。
  • 拟人:梅花的影子被赋予了低随和摇曳的特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高洁、坚韧的品格与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微风:象征轻柔、自在。
  • 黄昏:象征宁静、反思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竹子
    b) 梅花
    c) 柳树

  2. 诗中提到的“黄昏”主要象征什么? a) 热闹的场景
    b) 平静与反思
    c) 急促的生活节奏

  3. “真香暗逐微风远”中的“暗逐”意为? a) 明显追逐
    b) 悄然追随
    c) 疯狂追逐

答案:

  1. b) 梅花
  2. b) 平静与反思
  3. b) 悄然追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梅花落》(李清照)

诗词对比:

对比王安石的《梅花》,两者都围绕梅花展开,但前者更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傲然独立,而王之道的诗则更侧重于梅花的气息与黄昏的意境,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