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八月二十八日寿唐子才)》
时间: 2025-02-04 15:42: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八月二十八日寿唐子才)
作者:管鉴 〔宋代〕
中秋过了,重阳将近,正是一年佳处。
枨黄橘绿总寻常,看丹桂余香再吐。
胸中星斗,笔端风雨,定约蟾宫高步。
赐袍归带御炉薰,共岁岁斑衣戏舞。
白话文翻译:
中秋节已经过去,重阳节即将来临,这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枣树黄叶,橘树绿意都是常见的景象,唯有那丹桂的香气再度飘散。
心中有如星辰般的梦想,笔下尽是风雨的描绘,定要在月宫高步翩翩而行。
赐予我华丽的袍服,带回御炉的香气,愿我们年年岁岁都能享受这斑衣的歌舞。
注释:
- 枨黄:指枣树的黄叶。
- 橘绿:指橘树的绿叶。
- 丹桂:指香气浓郁的桂花。
- 蟾宫:指月亮,寓意美好与高洁。
- 袍:指华美的长袍,象征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 中秋与重阳:中秋节和重阳节分别是中国传统的两大节日,象征着团圆和长寿,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蟾宫:古代诗人常用月亮作为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鉴,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农历八月二十八,正值中秋与重阳之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与向往,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鹊桥仙》通过中秋与重阳的时节交替,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心中的情感波动。诗人在描绘常见的景象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胸中星斗,笔端风雨”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到心灵感受,再到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偶,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与动人。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秋过了,重阳将近:引入时节,表现时间的流逝,让人感知到节日的交替。
- 枨黄橘绿总寻常:描绘大自然的常态,象征平凡中的美好。
- 看丹桂余香再吐:强调丹桂的香气,暗示了节日的气息与人们的期待。
- 胸中星斗,笔端风雨:表达内心的理想与挣扎,诗人将理想与现实相对照。
- 定约蟾宫高步:期望在月宫中翩翩起舞,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赐袍归带御炉薰:描绘对荣华富贵的渴望。
- 共岁岁斑衣戏舞: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比作星斗,体现追求与努力。
- 对偶:如“胸中星斗,笔端风雨”,形成对称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借助节日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丹桂:象征着高洁与芬芳,常与中秋联系在一起。
- 蟾宫:代表月亮,寓意着团圆与美好。
- 风雨:象征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鹊桥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管鉴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蟾宫”指的是什么?
- A. 星星
- B. 月亮
- C. 太阳
- D. 大海
-
诗中描绘的节日是哪个?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 D. 重阳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主题相近,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水调歌头》(苏轼): 描绘中秋月与人情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鹊桥仙》均以中秋为背景,但《水调歌头》更侧重于思乡情感,而《鹊桥仙》则结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节日的欢庆,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