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园晚秋见寄 中园秋物晓,清玩日无穷。 暝篠深留翠,寒花浅作红。 鹤鸣残滴露,蜩咽已凉风。 谁伴调丝管,心知忆戴崇。
白话文翻译:
在园中的秋景清晨可见,清雅的玩赏日子无穷尽。 夜色中的小竹林深邃翠绿,寒冷的花儿淡淡地泛红。 鹤鸣声中残留的露水滴落,蝉鸣声中已是凉风习习。 谁来伴我弹奏丝管,心中知道是在思念戴崇。
注释:
- 中园:指诗人在家中的园子。
- 秋物晓:秋天的景色在清晨时分。
- 清玩:清雅的玩赏。
- 暝篠:夜色中的小竹林。
- 寒花:指秋天的花朵。
- 鹤鸣:鹤的叫声,常象征高洁。
- 蜩咽:蝉的鸣叫声。
- 调丝管:弹奏乐器。
- 戴崇: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具体人物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秋天的一个清晨,诗人感受到园中的秋意,思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通过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秋天的清晨,诗人感受到园中的秋意,思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通过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清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中的景色,如“暝篠深留翠”和“寒花浅作红”,展现了秋天的静美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中的“鹤鸣残滴露,蜩咽已凉风”进一步加深了秋日的寂寥感。最后两句“谁伴调丝管,心知忆戴崇”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希望有人能陪伴自己,共同回忆往昔。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园秋物晓,清玩日无穷。——诗人在清晨时分欣赏园中的秋景,感到清雅的玩赏日子无穷尽。
- 暝篠深留翠,寒花浅作红。——夜色中的小竹林深邃翠绿,寒冷的花儿淡淡地泛红,描绘了秋天的色彩。
- 鹤鸣残滴露,蜩咽已凉风。——鹤鸣声中残留的露水滴落,蝉鸣声中已是凉风习习,加深了秋日的寂寥感。
- 谁伴调丝管,心知忆戴崇。——诗人希望有人能陪伴自己弹奏乐器,心中知道是在思念戴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暝篠深留翠”中的“深留”赋予了竹林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鹤鸣残滴露,蜩咽已凉风”中的“鹤鸣”与“蜩咽”,“残滴露”与“已凉风”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孤寂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暝篠:夜色中的小竹林,象征着深邃和静谧。
- 寒花:秋天的花朵,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 鹤鸣:鹤的叫声,象征高洁和孤寂。
- 蜩咽:蝉的鸣叫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暝篠”指的是什么? A. 夜色中的小竹林 B. 秋天的花朵 C. 鹤的叫声 D. 蝉的鸣叫声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戴崇 B. 自己 C. 朋友 D. 亲人
-
诗中哪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 中园秋物晓,清玩日无穷。 B. 暝篠深留翠,寒花浅作红。 C. 鹤鸣残滴露,蜩咽已凉风。 D. 谁伴调丝管,心知忆戴崇。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祁的《西园晚秋见寄》: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而宋祁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