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龙涎巧石》

时间: 2025-02-03 14:54:19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甲蠡浅俗枣仍昏,
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
竹炉聊欲试氤氲。

白话文翻译:

在浅水的甲蠡里,普通的枣子依然昏暗;
沉水的龙涎香气最为芬芳。
我敢希望这香气如同燕子在巢中凝聚,
竹炉上我想试着让它氤氲弥漫。

注释:

  • 甲蠡:指一种水生植物,通常用于制作容器。
  • :在这里指代一种普通的食物,形容平常。
  • 沉水龙涎:龙涎香为珍贵的香料,沉水是指其芳香散发在水中。
  • 凝香:指香气浓郁如同凝聚的状态。
  • 燕寝:燕子在巢中安静栖息的状态。
  • 竹炉:用竹子制作的炉子,常用于煮茶或熏香。

典故解析:

  • 龙涎香:古代名贵香料,常与财富、奢华相联系。
  • 燕子:象征温暖、安宁的家庭气氛,诗中借此形象表达对香气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社会对香料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龙涎”作为主题,浓郁的香气贯穿全篇。诗人通过描绘龙涎的芬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头的“甲蠡浅俗枣仍昏”,将自然的平凡与龙涎的珍贵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腻之美的追求。接下来的“沉水龙涎气最芬”,则以香气的清新和深邃描绘了龙涎的独特魅力,仿佛让人感受到香气在水中漂浮的情景。最后两句展现诗人对香气的渴望,期待如燕子般安静而温馨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甲蠡的浅水中,普通的枣子依旧昏暗,暗示诗人对生活平淡的感受。
    2. 沉水中的龙涎香气最为芬芳,表现出珍贵与平常的对比。
    3. 诗人希望香气能够如同燕子在巢中凝聚,象征着对美好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4. 竹炉上希望能试着让香气氤氲,体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比喻:“凝香如燕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 对仗:“沉水龙涎气最芬”与“竹炉聊欲试氤氲”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香气的芬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细腻生活的追求与对高雅情趣的向往,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清新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代表平常的生活。
    • 龙涎香:象征奢华与珍贵。
    • 燕子:象征温暖与宁静。
    • 竹炉:传递出一种简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涎”指代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香料
    • C. 一种食物
    • 答案:B
  2. 诗中最后一句“竹炉聊欲试氤氲”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想要冒险
    • B. 渴望宁静
    • C. 思念家乡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姜特立与李白在对香气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诗中常用酒与月光的意象来表现孤独与渴望,而姜特立则以龙涎香为媒介,展现出对生活细腻感受的追求,二者虽主题不同,却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香文化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