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车》
时间: 2025-01-11 07:55:02
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纷密雪一复一。
孰云润泽在枯荄,
闤闠饿民冻欲死。
死中犹被豺狼食,官车初还城垒未完备。
人家千里无烟火,鸡犬何太怨。
天下恤吾氓,
如何连夜瑶花乱。
皎洁既同君子节,沾濡多著小人面。
寒锁侯门见客稀,色迷塞路行商断。
小小细细如尘间,
轻轻缓缓成朴簌。
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
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
徒能自卫九重间,
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
刀兵残丧后,
满野谁为载白骨。
远戍久乏粮,太仓谁为运红粟。
戎夫尚逆命,扁箱鹿角谁为敌。
士夫困征讨,
买花载酒谁为适。
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依违用事佞上方,犹驱饿民运造化防暑厄。
吾闻躬耕南亩舜之圣,为民吞蝗唐之德。
未闻eK孽苦苍生,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
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车》
作者:刘叉(唐代)
腊令凝绨三十日,
缤纷密雪一复一。
孰云润泽在枯荄,
闤闠饿民冻欲死。
死中犹被豺狼食,
官车初还城垒未完备。
人家千里无烟火,
鸡犬何太怨。
天下恤吾氓,
如何连夜瑶花乱。
皎洁既同君子节,
沾濡多著小人面。
寒锁侯门见客稀,
色迷塞路行商断。
小小细细如尘间,
轻轻缓缓成朴簌。
官家不知民馁寒,
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
载载欲何之,
秘藏深宫以御炎酷。
徒能自卫九重间,
岂信车辙血,
点点尽是农夫哭。
刀兵残丧后,
满野谁为载白骨。
远戍久乏粮,
太仓谁为运红粟。
戎夫尚逆命,
扁箱鹿角谁为敌。
士夫困征讨,
买花载酒谁为适。
天子端然少旁求,
股肱耳目皆奸慝。
依违用事佞上方,
犹驱饿民运造化防暑厄。
吾闻躬耕南亩舜之圣,
为民吞蝗唐之德。
未闻孽苦苍生,
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
庙堂食禄不自惭,
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严冬时节,连绵不绝的雪使得民众生活困苦,饥寒交迫。诗人感慨,官府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反而专注于奢华的生活,利用民众的辛劳来满足自己的享乐。诗中通过描绘严寒、饥饿和官府的冷漠,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最后,诗人呼唤仁政,希望能有如舜、唐这样的明君,真正关心和爱护百姓。
注释
- 腊令凝绨:腊月的天气如同绨绸一样寒冷。
- 闤闠:指繁华的城市。
- 豺狼:指侵略者或社会的不公。
- 瑶花:形容奢华的事物,与贫困的民生形成鲜明对比。
- 九重:指天子及其高贵的宫廷环境。
- 庙堂:指政府,象征统治阶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叉,字元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作品表达对民生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著称。
创作背景
《雪车》创作于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的背景下,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矛盾和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雪车》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严冬中百姓的艰难生活,诗人用“腊令凝绨三十日”开篇,设置了一个冰冷和凄苦的背景。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官府和民众生活的巨大差异,官府在奢华的深宫中享受,而百姓却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诗中反复提到“牛车”、“官车”,一方面描绘了官府对民众的剥削,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官府的冷漠和无情。
诗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密切,呼应了人们对权力的质疑与对民生的关注。诗中所流露出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刘叉通过痛苦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与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令凝绨三十日:腊月的寒冷持续了三十天。
- 缤纷密雪一复一:纷飞的大雪一波接一波。
- 孰云润泽在枯荄:谁说润泽的恩惠在枯树上。
- 闤闠饿民冻欲死:城市中,饥饿的百姓在严寒中几乎冻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官府与百姓的生活,突显社会的不公。
- 拟人:将天气、雪、饥饿等拟人化,传达情感。
- 排比:多次使用“谁为”,强调困境中的无助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对统治者冷漠态度的控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困苦。
- 牛车:象征着百姓的辛劳与无奈。
- 宫廷:象征着权力与奢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雪车》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瑶花”象征着什么?
- A. 贫困
- B. 奢华
- C. 自然
- D. 战争
-
“官车”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人民的希望
- B. 官府的冷漠与剥削
- C. 农民的辛劳
-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雪车》:两首诗均反映了战乱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而《雪车》则更侧重于描绘民生的困苦与官府的冷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