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武丁梦良弼,审象极冥搜。
光武思故人,物色在羊裘。
彭城有处士,君恩贲林丘。
股肱不为用,颜色徒相求。
白话文翻译:
武丁在梦中寻访良弼,细致审察象征的迹象,追寻幽暗深邃的真相。
光武帝思念故人,所思之物只在羊裘的衣物之上。
彭城有位隐士,君王的恩德如同林丘的秀美。
而那些肱股之臣却无所作为,所求的只是表面的色彩。
注释:
- 武丁:商朝的一个国君,因梦中寻访贤士而著称。
- 良弼:古代名士,象征贤能之士。
- 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他重用贤士。
- 物色:寻找、寻求的意思。
- 羊裘:用羊毛制成的衣物,象征着富贵和地位。
- 处士:隐士,指不仕于朝的士人。
- 君恩:君主的恩惠。
- 股肱:指辅佐君主的臣子。
- 颜色:这里指表面、外表的东西。
典故解析:
- 武丁梦良弼:出自《史记》,强调贤能之士的重要性。
- 光武思故人:反映光武帝对旧友的怀念,表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彭城:指江苏省的彭城,历史上有许多隐士出没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饱含哲理的诗作著称,风格清新独特,常结合历史典故与个人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文人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交织,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梦境与思考,表达了对贤士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诗中通过武丁和光武帝的典故,呈现了历史的回响,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武丁梦中的良弼象征着贤能之士,强调了对人才的追求;而光武帝对故人的思念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两句则揭示了政治现实的无奈,股肱之臣虽多,却无法为国君所用,反映了士人与政治之间的隔阂。整体来看,诗歌深刻反映了历史的轮回与个人的无力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武丁梦良弼:描绘了武丁的梦境,体现对贤才的渴望。
- 审象极冥搜:强调武丁在梦中仔细分析和探索未知。
- 光武思故人:光武帝的思念之情,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
- 物色在羊裘:寓意寻找的物品与身份地位的关联。
- 彭城有处士:引入彭城的隐士,暗示理想的存在。
- 君恩贲林丘:君王的恩德如山丘,氛围庄重。
- 股肱不为用:揭示臣子的无能与政治的冷漠。
- 颜色徒相求:强调表面追求的空虚。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比,展现人才的缺失与对理想的追求。
- 比喻与象征,羊裘象征着富贵与地位。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贤才的渴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意象分析:
- 贤能(良弼):象征着理想的政治与道德。
- 梦境:代表着追求与渴望的境界。
- 羊裘:象征社会地位与物质财富。
- 处士:隐士的形象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武丁梦中寻访的贤士是谁?
- A. 光武
- B. 良弼
- C. 股肱
-
诗中提到的“羊裘”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贫穷
- C. 忍耐
-
诗中所提到的“处士”指的是?
- A. 官员
- B. 隐士
- C. 商人
答案:
- B(良弼)
- A(富贵)
- B(隐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维桢的诗更注重历史感与个人的内省,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李白的豪放与杨维桢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与现实》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