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端叔喜雪》

时间: 2025-01-26 05:08:03

天将一雪净乾坤,便恐汤泉亦不温。

瑶草忽生无种子,梅花寒损要温存。

清游未到先回棹,高卧何如且闭门。

珍重故人贻妙语,追还正始最初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将一雪净乾坤,便恐汤泉亦不温。
瑶草忽生无种子,梅花寒损要温存。
清游未到先回棹,高卧何如且闭门。
珍重故人贻妙语,追还正始最初元。

白话文翻译:

将要下雪了,天地间一片洁净,但我担心温泉会因此变得冰冷。
瑶草在没有种子的情况下突然生长,梅花在寒冷中也需要温暖来保存。
清游还未开始就要回船,高卧在家又有什么不好,何不关上门静待时光。
珍惜故人赠予的美好言语,追溯到最初的本源。

注释:

字词注释

  • :将要。
  • :干净,清澈。
  • 汤泉:指温泉。
  • 瑶草:美丽的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梅花寒损: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中受到损害。
  • 清游:清雅的游玩。
  • 回棹:回船,指结束游玩。
  • 高卧:在家中安静休息。
  • 贻妙语:赠送给我的美好话语。
  • 正始:最初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梅花和瑶草都是象征高洁、坚韧的植物,常用于古诗中表达情感和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诗、文、词、赋四绝而闻名,尤其以其诗作在描写自然景观及日常生活方面的细腻入微而受到赞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北方大雪时节,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及内心的思考。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寒冷季节的担忧,特别是对温泉与植物生长状况的关注,同时流露出对友人言语的珍惜。

诗歌鉴赏:

《和丁端叔喜雪》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文情感交融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雪景,展现了冬天的宁静与严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和生活的深切思考。开篇即以“天将一雪净乾坤”引入,描绘出一种即将来临的洁净感,然而紧接着又担心温泉的寒冷,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在“瑶草忽生无种子,梅花寒损要温存”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描写,进一步传达了对生命的敏感与脆弱的感悟。瑶草的生长似乎是奇迹,而梅花的寒损则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的美好,正如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需要精心维护。

“清游未到先回棹,高卧何如且闭门”展现了一种对安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反思与自然共处的意义,提出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选择留在温暖的家中,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最后两句“珍重故人贻妙语,追还正始最初元”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思想的启迪。整体而言,诗作不仅具备自然美的描摹,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将一雪净乾坤:预示着大雪将至,天地之间仿佛被净化。
  2. 便恐汤泉亦不温:担心温泉会因寒冷而失去温暖。
  3. 瑶草忽生无种子:美丽的草意外地生长,没有种子,象征生命的奇妙。
  4. 梅花寒损要温存:梅花遭受了寒冷的侵害,需要温暖来保护。
  5. 清游未到先回棹:尚未开始游玩就选择回船,体现对自然的敬畏。
  6. 高卧何如且闭门:在家安静休息也是一种享受。
  7. 珍重故人贻妙语:珍惜朋友所给予的智慧和美好言语。
  8. 追还正始最初元:追溯到最初的状态,强调回归本源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一种净化力量。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命脆弱的感悟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反映季节的变迁。
  • 汤泉:象征温暖和生命的源泉。
  • 瑶草:代表美好和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常用来比拟高洁的人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作者担心汤泉的原因是什么?

    • A. 因为下雪了
    • B. 因为天气太热
    • C. 因为水流干枯
    • D. 因为风太大
  2. “瑶草忽生无种子”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奇妙
    • B. 植物的枯萎
    • C. 生命的脆弱
    • D. 寒冷的天气
  3. 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恐惧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生活的失望
    • D.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和丁端叔喜雪》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对自然的感受,但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思考,而杜甫则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沉重情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