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时间: 2025-01-11 22:46:24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

白话文翻译:

如果追溯到古代的知识,数量可达三万篇,而《道德经》的篇幅也不过五千字。
世俗的学问仅停留在表面,圣贤的教诲并非靠口耳相传。

注释:

  • :如果。
  • 稽古:追溯古代。
  • 三万:指古代经典的数量,强调其浩瀚。
  • 道德经:老子的著作,讲述道理与道德,内容精炼但深邃。
  • 俗学:一般的学问,表面化的知识。
  • 皮肤止:比喻只停留在表面,未深入内涵。
  • 圣处:圣人的教诲或智慧。
  • 非口耳传:并非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暗示其深奥和难以言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衡,号涧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在词和诗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刘克庄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人生哲学的探讨。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学术氛围相对复杂,刘克庄作为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文化的变迁。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追溯和对表面学问的批判,体现了他对真实知识的渴望和对浅薄学问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知识的追溯,与《道德经》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深度的思考。前两句指出古代经典的浩瀚与《道德经》的深刻,表明了真正的智慧是稀缺的。后两句则转向对俗学的批判,强调大多数人所学的知识只是肤浅的了解,无法触及其内在的真谛。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浅薄学问的不屑,更引发读者对学习与真知的深思。

诗中“圣处非口耳传”一句尤其引人注意,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需通过深刻的体验与领悟来实现。这种思想与儒道哲学的核心思想相契合,表明了刘克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若稽古至三万:假如追溯古代的经典,数量可达三万篇,意在强调古代智慧的丰富。
  • 道德经亦五千:而《道德经》的篇幅仅为五千字,显示其内容的精炼与深邃。
  • 俗学见皮肤止:世俗的学问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其内涵。
  • 圣处非口耳传:圣人的智慧并非仅通过口耳相传,暗示其难以用语言表达,需深入理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代经典与《道德经》的对比,突出真正智慧的稀缺。
  • 比喻:将学问的深度比作表面与内在,强调对知识的理解需要深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真实知识的渴望与对肤浅学问的不满,强调了深入理解与体验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古代经典与俗学的对比,呼唤人们对真正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至:古典知识的广泛性,象征着智慧与历史的积淀。
  • 道德经:象征着深奥的哲理与道德的修养。
  • 俗学:象征着表面的知识与社会的普遍认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的《题杂书卷六言三首》主要批判了哪种学问?

    • A. 传统学问
    • B. 俗学
    • C. 玄学
    • D. 诗歌
  2. “道德经”在诗中被用来做什么?

    • A. 代表古代经典的数量
    • B. 比较学问的深度
    • C. 强调知识的肤浅
    • D. 以上都是
  3. 诗中提到的“圣处”是指什么?

    • A. 圣人的智慧
    • B. 书本的内容
    • C. 口耳相传的知识
    • D. 表面的学问

答案:

  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相思》
  • 孟郊的《游子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知识和生活的思考,但风格上更为豪放与奔放。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思考人生哲理上与刘克庄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感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德经》解读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