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诘画》

时间: 2025-01-11 10:51:21

丹青王右辖,诗句妙九州。

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

袖手南山雨,辋川桑柘秋。

胸中有佳处,泾渭看同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摩诘画
作者:黄庭坚

丹青王右辖,诗句妙九州。
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
袖手南山雨,辋川桑柘秋。
胸中有佳处,泾渭看同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画家王维的才华,称赞他的画作如同诗句一般美妙,遍及九州大地。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物质世界之外的独立追求,内心对世俗名利并不在意。他在南山的雨中袖手而立,享受宁静的自然;而在辋川的秋天,他则与桑树和柘树相伴。在他的心中,存在着一种绝佳的境地,正如泾水与渭水的交汇,彼此相融。


注释:

  • 丹青:指绘画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工笔画。
  • 王右辖:指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擅长山水画。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意指广泛的地域。
  • 袖手:指不参与或不干预,保持一种闲适的状态。
  • 袅川:位于今陕西省的辋川,是王维隐居之地。
  • 泾渭:泾水与渭水,指的是两条河流,象征着不同事物之间的交融与对比。

典故解析:

  • 王维: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尤其以山水画著称。此诗中提到的“丹青王右辖”即指他的绘画技艺。
  • 泾渭分明:源于泾水与渭水的交汇,象征分明的界限,而诗中用以表示胸中理想的同流合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主张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的隐逸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王维艺术成就的崇敬。


诗歌鉴赏:

《摩诘画》是一首融诗与画的佳作,展现了黄庭坚对王维艺术的赞美。全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以“丹青王右辖”引入,直接点名王维,立刻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这位伟大的画家。接下来的“诗句妙九州”不仅赞美了王维的才华,也反映了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期望能像王维般在诗画间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在“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显示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这种宁静在“袖手南山雨,辋川桑柘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场景,增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最后两句“胸中有佳处,泾渭看同流”则把情感升华,强调内心的理想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出一种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气韵清新,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黄庭坚对王维的崇敬,也反映了他独特的艺术观和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青王右辖:直接称赞王维的画技,表明他在绘画领域的卓越地位。
  2. 诗句妙九州:王维的诗句美妙,影响广泛,体现了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3. 物外常独往:诗人常常追求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境界。
  4. 人间无所求: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5. 袖手南山雨:在南山的雨中悠闲自得,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6. 辋川桑柘秋:描绘秋天的景色,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7. 胸中有佳处:内心深处存在美好的理想。
  8. 泾渭看同流:泾水与渭水的交融,象征着不同事物的和谐与共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维的画作比作诗句,强调艺术的共通性。
  • 对仗:句子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探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王维艺术成就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青:象征艺术与创造力。
  • 南山:代表宁静、超脱的精神境界。
  • 辋川:自然的栖息地,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泾渭:象征不同事物间的交融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摩诘画》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黄庭坚
    • C. 李白
  2. “袖手南山雨”中的“袖手”指的是什么?

    • A. 积极参与
    • B. 置身事外
    • C. 观望
  3. “泾渭看同流”中,泾渭象征着:

    • A. 明确的界限
    • B. 和谐共生
    • C. 纷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黄庭坚:王维的诗歌强调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而黄庭坚则更注重内心的理想与艺术的结合,二者在艺术追求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维与黄庭坚:诗画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