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庵》

时间: 2025-01-23 09:45:16

山到极深处,石门为地名,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

果落群猿拾,林昏独虎行。

一僧何所得,高从若无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门庵
翁卷 〔宋代〕
山到极深处,石门为地名,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
果落群猿拾,林昏独虎行。
一僧何所得,高从若无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幽静的环境,石门是指一个地名。山的尽头是空荡荡的寺庙,云雾弥漫,寺庙的破损在朦胧的气氛中显得更加凄凉。雪压在小庵上,显得格外清冷。果实掉落,群猿在拾取,树林里昏暗的时分,独有老虎在游荡。最后,诗人感叹,这位僧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显得那么孤独和冷漠。

注释:

  • 极深处:指山的最深处,意指偏远幽静的地方。
  • :指山间的雾气或云气。
  • :在此表示云气弥漫。
  • 空寺:指空荡荡的寺庙,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果落群猿拾:果实掉落,猿猴聚集来拾取,表现自然的生动。
  • 独虎行:独自在林中行走的老虎,暗示一种孤独和威严。
  • 高从若无情:意指高高在上的人似乎无情无感,表明一种冷漠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字子安,号隐居,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重视自然的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翁卷隐居山野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世事的感悟。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向往简朴安宁的生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石门庵》通过描绘深山中的石门和庵堂,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自然景象。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的深邃与寺庙的冷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岚气弥漫,给人一种迷离的视觉体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生动的自然生态,群猿在果落时的拾取,展现了生命的活力,而独行的老虎则又暗示了山林的险恶与孤独。诗的最后一句以疑问收尾,抒发了诗人对高僧所感受到的无情的思索,似乎在反观人世间的冷漠与无情。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到极深处,石门为地名”:山的深处,石门是一个地名,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
    •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云雾缭绕的寺庙显得更为破旧,而雪的覆盖又使得小庵显得清冷。
    • “果落群猿拾,林昏独虎行”:自然生灵的活动,果实的掉落吸引了猿猴的拾取,而独行的老虎则增添了幽暗的气氛。
    • “一僧何所得,高从若无情”:最后对僧人的反思,似乎在探讨人对自然和自身情感的冷漠。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自然生灵的活泼与僧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果落时猿猴的拾取,赋予自然生物以人的行为,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象征:石门、寺庙、老虎等意象,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内心的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深山庵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世事冷漠的感慨,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深邃与静谧,代表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 石门:地名的象征,既是自然的标记,也是心灵的归宿。
  • :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变化,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果实与猿: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体现生命的多样性。
  • 老虎:象征孤独与威严,揭示了自然界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门”指的是: A. 一座寺庙
    B. 一个地名
    C. 一座山
    D. 一种动物

  2.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A. 热闹的市场
    B. 深山幽静的庵堂
    C. 繁华的街道
    D. 乡村田野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 A. 僧人的快乐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冷漠的思考
    D. 对猿猴的描绘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石门庵》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但《石门庵》更侧重于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鹿柴》则更显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