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至思亲不觉泪下因记杜子美诗云无家对寒食》
时间: 2025-01-27 04:06: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欢白头歌白苹。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没有家可归,泪水湿透了手巾;
清明节没有酒可饮,更加令人愁苦。
听不到东边的楼阁已开,徒然欢唱白头吟。
时间漫长而又萧条,白白隐居在几案旁;
大雪掩埋了苍茫大地,阻断了我寻春的路。
王郎已经归去,我却仍然滞留在此,
才明白儒生的冠帽解开了我身上的误会。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
- 泪满巾:泪水湿透了手巾,形容悲伤。
- 清明:指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日子。
- 东阁:东边的楼阁,可能指景点。
- 白头歌:古代诗词,表达对老年和逝去的感慨。
- 日永萧条:白天漫长而显得萧条。
- 王郎:指朋友或知音,含有离别的意思。
- 儒冠:指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象征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约1050-1120年),字子晦,号竹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洪皓的诗词多描写生活、情感与自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时节,诗人因思念家人而感到孤独和悲伤,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节至思亲不觉泪下因记杜子美诗云无家对寒食》通过描写寒食和清明两大节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寒食无家泪满巾”,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尤其是在传统节日时分,这种情感愈加显著。诗人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下,泪水浸湿了手巾,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苦涩与无奈。
接下来的“清明无酒更愁人”,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苦感。在清明节,家人团聚、扫墓祭祖是普遍的习俗,而诗人却无法参与,感到更加孤单。诗人“空欢白头歌白苹”,一方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是对家人缺席的无奈,说明即使有欢愉的歌曲,也无法掩盖心中的愁苦。
整首诗的情感沉重而细腻,最后“始信儒冠解误身”则是对身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归属感的迷失。通过节日的描写,诗人将对亲情的渴望与对社会身份的反思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食无家泪满巾:在寒食节没有家可归,眼泪湿透了手巾,表达了失落和悲伤。
- 清明无酒更愁人:在清明节没有酒可饮,愁苦愈加加重,显示出节日的孤独感。
- 不闻东道开东阁:听不到东边的楼阁开张,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 空欢白头歌白苹:徒然欢唱老年的歌,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 日永萧条徒隐几:漫长的日子显得萧条,诗人无所事事,感到无奈。
- 雪埋苍莽阻寻春:大雪覆盖大地,阻碍了寻春的脚步,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郎归去我留滞:朋友归去,我却滞留不前,表达了离别的惆怅。
- 始信儒冠解误身:方才明白儒生的身份并不能解救我,反映了对自我的认知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泪满巾”比喻悲伤的程度。
- 对仗:如“寒食无家”与“清明无酒”,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白头歌”、“雪埋苍莽”等意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节日时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人在特定时刻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寒食节: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清明节:象征着家族与归属感。
- 雪:象征着阻碍与冷漠。
- 白头歌: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无家泪满巾”中“泪满巾”指的是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
诗人提到的“王郎”是指?
A. 朋友 B. 兄弟 C. 父亲 -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祭祖扫墓 B. 庆祝丰收 C. 迎接新年
答案:1.B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寒食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寒食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家庭和国家的忧虑,情感深沉。
- 白居易的《琵琶行》则以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