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鹤》

时间: 2025-01-10 22:51:04

此君何处不相宜,况有能言老令威。

谁识长身古君子,犹将缁布缘深衣。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竹鹤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此君何处不相宜,况有能言老令威。
谁识长身古君子,犹将缁布缘深衣。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君子无论身处何地都合适,更何况他能言善辩,威仪老道。
谁能识得这位身材高大的古代君子,仍然是用黑色布料为衣,显得深沉朴素。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君: 这位君子。
  • 相宜: 适合、合适。
  • 能言: 善于言辞。
  • 老令威: 指年长且威仪端正的人。
  • 长身: 身材高大。
  • 古君子: 古代的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缁布: 黑色布料,用于形容衣服的颜色。
  • 深衣: 深色衣服,古代儒士所穿的服装。

典故解析:

  • 君子: 在中国文化中,君子代表品德高尚的人,通常与儒家思想相关联。
  • 缁布深衣: 表现出一种简朴而深沉的风范,古代士人常以此示人以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提倡真情实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竹鹤》创作于苏轼遭遇政治挫折后,身处他乡,心中渴望归属与友谊,诗中表现了对君子品德的钦佩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竹鹤》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苏轼对“君子”这一形象的深刻理解。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大而有德行的君子,他的存在无论在何处都显得合适,甚至因其善于言辞而倍受尊重。苏轼通过对古代君子的追忆,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整首诗透过对君子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品德的反思与追求。

此外,诗中“缁布缘深衣”的意象,象征着朴素与真实的品德,传达出一种简约而深邃的美感。苏轼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君子的钦佩,更揭示了道德与修养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君子”的描绘,诗人呼唤时代对理想人格的重视,展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君何处不相宜: 这位君子无论身处何地都显得合适,突出了其品德的普世性。
  • 况有能言老令威: 进一步强调此君子不仅适合于世,更由于其口才与威仪而受到尊敬。
  • 谁识长身古君子: 提出疑问,反映出对真正君子的渴望与难以辨识的无奈。
  • 犹将缁布缘深衣: 以简朴的服装来象征其深沉的内涵,强调内在修养。

修辞手法:

  • 比喻: 君子比作高大人物,强调其品德与气质。
  • 对仗: 诗中对称的结构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反问: “谁识”引发读者思考,增加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苏轼对理想君子的追求与渴望,倡导重视内在修养与品德,展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清白与高洁,常用以比喻君子的品德。
  • : 代表长寿与高雅,寓意君子的高尚追求。
  • 缁布: 象征简朴与真实,强调内在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此君何处不相宜”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君子适合任何地方
    • B. 君子不适合任何地方
    • C. 君子只在特定地方合适
    • D. 君子在任何地方都受欢迎
  2. “缁布缘深衣”主要强调君子的什么特点?

    • A. 贫穷
    • B. 朴素
    • C. 华丽
    • D. 时尚
  3. 苏轼在诗中对君子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崇敬
    • C. 怀疑
    • D. 忽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 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但更侧重于豪情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 《春望》: 反映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示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